港府宣布暫緩全港750萬人強制檢測後,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周三(23日)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仍被多名建制派議員追問強檢時間表。翻查紀錄, 今次是林鄭月娥任內首次以視像方式出席答問大會,立法會直播影片發布約1.5小時,Youtube有近5千人觀看,但相比近年行政長官答問會,觀看人數持續下跌。 另外對於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指,香港未來抗疫路向只有「動態清零」或「轉為風土病」兩個選項,林鄭月娥回應指非兩條路線之爭。
根據立法會日誌,至6月尾的議程都未見行政長官會出席,因此周三可能是林鄭月娥任內最後一次的立法會問答大會。
建制追問全民檢測時間表 林鄭:抗疫工作沒有水晶球
沒有過往泛民議員的質問及示威,在1個半小時的會議中,共22位議員提問,全部針對抗疫問題,當中最尖銳的質詢都是圍繞全民檢測被暫緩,包括何君堯問到,4月中旬會否進行全民檢測。
何君堯說:行政長官我實際上非常憤怒,因為對政府在第五波疫情採取的措施是非常失當。我們要用最小的代價,達至最大的效益,這是沒有爭議,但是我們現在付出了龐大的代價,都未能做這個全國都用的全民檢測,而你今天仍在說沒有基礎,如果用你現在說沒有基礎,但這種手段不放棄,我覺得很模稜兩可,究竟你做還是不做?如果要做的,你可否告訴我……
議會主席梁君彥說:何議員請你讓行政長官回答。
何君堯說:好啊,4月中旬會否進行呢?
林鄭月娥說:在抗疫的工作裡面,最好當然是有水晶球,看到未來的趨勢如何,甚麼時候是最好的時機, 但是恐怕現實沒有這個水晶球。
最後的答問大會 首次視像方式進行只近5千人次觀看
因疫情關係,這次立法會答問大會首次以視像方式進行,記者亦未能到立法會採訪,僅能收看網上直播,議會氣氛相對平淡,直播發布2小時,有近5千人觀看。
翻看Youtube紀錄,林鄭月娥每年都會出席最少3次立法會問答大會,在2019年及2020年議會仍有泛民議員的時候,立法會Youtube影片的最高觀看次數,截至周三,在2020年有16萬人次,為近年最高收視率;2019年問答大會的觀看次數介乎1.5萬至9.8萬人次;而2021年最少人觀看的影片只有2900幾觀看次數,最多是4.6萬人次;今年1月的問答大會則有1.7萬人次觀看。
「動態清零」或「轉為風土病」? 林鄭月娥:非兩條路線之爭
另一方面,林鄭月娥周三早上出席記者會時,被問到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指香港未來抗疫必然轉向「轉為風土病」。林鄭月娥回應指「研究歸研究,現實涉及很多複雜問題」,又稱港府每一個政策影響700多萬市民,不可單憑學術模型推測決定政策,但可作參考,又稱「政府專家亦有不同意見,何況不是政府的專家。」而對於連日被追問是否應採用「動態清零」政策,她指現時非兩條路線之爭。
林鄭月娥說:現在不是一個兩條路線之爭的抗疫工作,通關是一個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所以抗疫的目標一定是希望以通關為目標,包括通內地及海外。抗疫的精神是努力不懈、堅定信心、不躺平,也都不心存僥倖,我們不打算蒙混過關。
梁卓偉周二(22日)在港大醫學院記者會表示,香港抗疫未來分兩個選項,一是「動態清零」;一是「轉為風土病」,認為除非無了期封關,否則「轉為風土病」是必經之路。
記者:董舒悅 責編:李世民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