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向罷工醫護發信要求解釋 工會斥為秋後算帳作前哨
2020.09.25
就香港醫護本年初發起罷工行動要求「封關救港」,秋後算帳正式展開。醫管局說已取得詳細法律意見,將去信罷工員工要求解釋,考慮如何跟進處理。工會強調罷工是合法工業行動,質疑疫情仍未平伏,局方就急不及待為秋後算帳作前哨。他們預計最壞情況是解僱員工。亦有工會指按照當局劇本,相信終有一天大陸醫護會來港取替香港醫護。(文海欣 報道)
醫護界年初發起罷工行動,其後有傳媒獲得一份特首辦向中央呈交的疫情報告,當中政府強硬形容罷工工會是「害群之馬」,更明言政府已向醫管局下達命令,要求嚴肅處理組織罷工的員工,不應讓他們留在醫院工作。而特首林鄭月娥亦未有否應報告真確。
事隔半年有多,醫管局終作進一步追究行動。醫管局主席范鴻齡周四(24日)稱,局方已取得詳細法律意見,將會向數千名缺勤員工發信要求解釋,再決定如何處理。不過對於解僱是否選項之一,他先稱不想評論,再指解僱是極端行為。
范鴻齡說:我可以這樣說,解僱一個同事是一個很極端的行為,除非情況非常嚴重,否則不能輕易使用。至於解僱以外有沒有其他方式,會研究後再決定。
就此,醫管局員工陣線周五(25日)向會員發信,指法律團隊已做好準備應對局方追究,籲同事齊心一致,工會將會全力支援。工會又提醒會員,如果收到醫管局來信,務必先聯絡工會,切勿個別回覆,工會將於諮詢法律意見後統一處理。主席余慧明更表示既然工會發起罷工行動,一定會負責任,若醫管局要開戰,他們隨時奉陪。
醫管局員工陣線副主席羅卓堯周五(25日)接受本台訪問, 批評醫管局在疫情仍未完全平伏,就已急不及待為秋後算帳作前哨。他強調罷工是《基本法》列明的權利,堅持當初罷工是合情、合理、合法,並非醫管局所指「缺勤」。對於會否有無進一步集體行動,羅卓堯說目前要視乎醫管局的信件,再作進一步商討。
羅卓堯說:疫情都未完全平伏,而且疫情有機會出現第四波(爆發),現在就即刻要做秋後算帳的前哨,其實對員工士氣都會有打擊。見到不同領域中,包括記者、教師、現在甚至醫護都正面對不同程度上的打壓。
其實早於醫管局說將發信要求罷工醫護解釋前,醫護在工作上已出現過一些疑似被追究的情況。羅卓堯引述罷工醫護的例子,例如有醫護的「員工發展檢討」被無理扣減分數,而這份文件是醫管局向來作為決定員工升遷或續約之用。另外亦有中高層人員暗示,曾參加過罷工的醫護未必有升職機會。
面對醫管局的追究,羅卓堯預計最極端情況就是解僱員工,他坦言勞工法例沒有甚麼保障。即使承認是工業行動,但仍然可以解僱,只是可補回工資。至於若真的出現解僱的情況,會否再觸法一場大型罷工?他就說暫時難以評估,但集體行動總好過單從法律途徑跟進。
而上月,有約500名由大陸組建的「核酸檢測支援隊」(內地支援隊)人員來港協助新冠肺炎檢測工作,當時已有人質疑他們是否具備在港執業資格等問題;亦早有聲音質疑當局是否要讓大陸醫護取代香港醫護。羅卓堯相信,當局沒有甚度事情做不出來。
羅卓堯說:現在這個時代,好多時他(當局)說怎樣就怎樣。他有很多事跳過所有程序、不需要註冊,但這個(大陸醫護取代香港醫護的事情上)我不能擔保他有甚麼是做不出。實質上是否如此容易去一次過取代大約8千名參與過罷工的人,是否能夠一次過取代?而且他們能否適應?始終是兩套不同制度,大家的註冊制度、做事方式都不同。
香港專職醫療人員及護士協會幹事劉凱文則對本台表示,醫管局不會就醫護員工罷工事件罷休,相信會針對工會幹事,解僱絕非不會發生。他正與其他工會商討應對方案。另外劉凱文認為當局正在鋪路,相信終有一天大陸醫護會來港取代香港醫護,批評當局是摧毀醫療制度。
劉凱文說:經過幾個月,現在基本上已鋪好路。現在配合劇本、主旋律而翩翩起舞,就是他們終有一天會取代香港醫護的可能,那個主旋律已正跟隨拍子吹奏。然後找他們做一些不太前線的臨床工作。其實即使他們做前線臨床工作我們也不知道,因為在檢測中心全部戴上個人防護裝備,都看不到容貌而且不用戴職員證。現在醫管局又說要清算罷工醫護,這不是配合劇本的發生及情節嗎?
另一方面,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稱,屆時會就醫管局的信件內容諮詢法律意見,如有參與罷工的會員冀採取法律行動,該會將提供支援。
周五在立法會財委會會議,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被公民黨楊岳橋追問醫管局尋求法律意見所花費的金額。他質疑醫管局未知法律意見涉及的開支就先發信。不過高拔陞說暫未能交代尋求法律意見花費的金額。
醫管局員工陣線今年2月發起醫護罷工行動,要求港府「封關救港」,阻截新冠肺炎疫情源頭。工會說當時有約8千名會員參與。醫管局人事部早於今年2月26日,向2月3日至7日參與罷工的約7000名員工發信,表示會核對員工缺勤紀錄作出跟進,不排除會根據缺勤日數而扣除員工的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