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近月連環出招谷旅遊業 最新力推「香港夜繽紛」惟效果成疑
中港通關後不少香港人北上消費,訪港的海外旅客亦只回到疫情前的6成水平。經濟岌岌可危之際,繼「你好!香港」、「開心香港」之後,港特首李家超再推出「香港夜繽紛」計劃,擬在灣仔海濱舉辦夜市活動吸引旅客。不少愛國者包括立法會最大黨民建聯都表示支持,但有業界就質疑,首半年的旅遊推廣活動成效不彰,有些更是無疾而終;飲食界希望政府建立一個景點,多於一次性活動。記者比較20年前「沙士」後的旅遊推廣活動,當時活動的參與者身份多樣,亦更有規劃性。

「夜市」改成「夜繽紛」
李家超周二(5日)會見傳媒時指出,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和副司長黃偉綸正積極籌備一個名為「香港夜繽紛」的推廣夜間經濟活動,指活動非一次性,包括在灣仔海濱舉辦夜市。自陳茂波在網上撰文揚言要「把香港夜市搞活搞旺」後,就引起討論熱潮。其中自由黨黨魁張宇人在記者會上更「語出驚人」,稱要讓長者不要太早回家。
張宇人說:其實我們想搞活夜經濟,是怎樣令到我們可以晚一點才回家。怎樣可以讓張宇人這些「老人家」去到9時、10時、11時、12時也與孫女一起到蘭桂坊「劈酒」,是想怎樣搞好、搞活夜市。
張宇人發表此言論之後,行會召集人葉劉淑儀近日則撰文說「平民夜總會」已過時,夜間經濟應該針對年輕人、專業人士,辦大型音樂會、電影節與文藝展覽等。

港府連發「虛招」計劃高大空
自今年1月開關後,特首李家超就籌備一系列刺激經濟的活動。今年2月2日首先推出「你好!香港」,李家超在啟動典禮上致詞時稱,這是一個「大型全球宣傳活動」,其4項重點包括免費派發50萬張機票、邀請具影響力人士訪港等。然而,除了免費派發機票外,其他重點並無具體落實計劃,強調「KPI」的李家超亦沒有提及未來訪港數字的指標。
在暫停宣傳「你好!香港」活動之後,4月再推「開心香港」計劃,港府稱會在「社區不同角落舉辦一系列活動,又在不同地區舉辦大型美食市集」。據港媒報道指出,6月22日曾舉辦「黃大仙繽紛美食墟」,但部分商戶表示參與人流消費力不高,生意不理想。

業界批評首半年推廣活動無成效
「香港夜繽紛」詳情將於下周公布,業界率先在電台節目討論,他們大吐苦水之餘,亦批評早前的推廣活動大多是走馬看花,成效不大。其中香港按摩業總會主席周鎮宇表示,目前只能維持疫情間3成生意,苦不堪言。
周鎮宇說:幾百萬人上了內地消費,我也很無奈。事實上內地的消費活動是吸引的,包括我也上去消費。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則批評,今年「Hello香港」市集,成效亦不太,他建言政府不單要「搞活搞旺」,是要創作一個如「銅鑼灣避風塘」的景點,通吃內地、海外遊客。黃家和又透露,曾與港府商討,「海濱夜市」會以小食為主,亦有乾貨及文娛活動,現在正物色店鋪。
黃家和說:如果是一個延續性的活動,不是做一個很短暫,一日或幾日的活動,而是長期一個活動,可以變成一個景點。

民建聯周四(7日)在《2023年施政報告期望》記者招待會上,立法會議員葛珮帆表示,他們向財政司副司長了解有關「香港夜繽紛」計劃,計劃不單吸引遊客,亦吸引本地人消費,民建聯會全力支持。
葛珮帆說:以我們理解,政府是一浪接一浪搞夜經濟,不是一次性活動,不是一、兩區,是全港性活動。DAB亦成立小組,研究如果由民間支持政府的夜經濟計劃。
外國旅客不來香港 外國政府反來港吸客
記者翻查港府「谷」遊客的歷史,最成功的一次活動應該是2003年10月至11月的「維港巨星匯」。據當年的立法會文件,「沙士」之後政府迅速組成「重建經濟活力策略小組與工作小組 」,小組雲集學者、商界及香港官員,而「維港巨星匯」的意念是源自美國商會,並交由美國商會主辦。商會花了4個月籌備,並邀請到滾石樂隊來港表演。相對20年後的今天,當年旅遊計劃參與者的類型較廣泛、具國際性,面向的消費對象亦較清晰。
記者再翻查旅發局的數據,疫情前2019年首半年外國遊客共469萬人次,內地旅客為1023萬人次;2023年首半年外國遊客共277萬人次,內地旅客為1011萬人次。數據反映,香港在1月開關後海外旅客人次僅回復至2019年的6成水平,而內地旅客人次則漸漸已回到疫情前水平,惟港府至今並未有向外界推測,海外旅客回復疫情前水平的時間表。

香港對海外旅客吸引力有限的同時,外國政府卻主動來香港「吸客」。澳大利亞推出斥資 1.25億澳元的旅遊推廣活動,其中包括在北角設「澳洲體驗館」,派出全球品牌大使「袋鼠Ruby」與香港人合照。
記者:張仕仁 責編:李世民 網編:江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