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德權指公務員擁「雙重身分」言論受限 工會轟恐嚇公務員促交代

0:00 / 0:00

香港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繼發表香港的公務員同屬「國家公務人員」的言論後,他周一(8日)又提醒公務員在社交平台表達不同意見時,要注意言論引起的後果。有公務員工會批評,聶德權簡直是在恐嚇公務員,並指政府內部現時士氣低落,但當局仍用盡方法消滅反對聲音。(黃樂濤 報道)

聶德權周一(8日)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公務員的職責是要執行政府的政策,基於這個身分,公務員的言論某程度上是要受到限制,在社交平台發表不同聲音時,要注意引致的後果及觀感。

聶德權說︰現時的網上平台基本上傳播性是很強的,你以為是私人的(言論),但可能最終已經不是私人了,當你是一個公務人員的時候,你的言行舉止就要符合你的身分,即是說你不可以說一些事情、做一些事情,是令人質疑或擔心,其實你是否支持政府政策的?為甚麼你可以公然出來反對政府政策的?

就聶德權的說法,公務員工會聯合會總幹事梁籌庭對本台表示,現時公務員士氣低落,對政府有很多不滿,此時聶德權用更強硬的手段,令公務員不敢發聲,其言行令公務員感到不安,擔心自己言論被指影響國家,因而受到懲處。他要求政府解釋清楚。

梁籌庭說︰我認為如果他(聶德權)這樣說,是有恐嚇成分的,臉書或一些媒體都是他(公務員)私人的空間,我的平台說任何事都有言論自由,公務員的條文或者指引,都沒有註明我們不可以利用私人的空間,或者私人的網站去表達自己的意見,做僱員不是要做到連言論自由都沒有,如果是這樣的,我覺得政府要說清楚,並寫在聘書內,不要令到同事(公務員)天天都慌慌張張。

聶德權又重申,公務員擁有雙重身分,他們既是特區政府的公務員,同樣亦是國家的公務人員,所以公務員要考慮到國家,不能單從「本土」角度出發。他表示,這並非新說法,只不過留意到現時香港的社會出現「重兩制、輕一國」的現象,才苦心提醒。

聶德權說︰我是出於苦心去提出這些事情,我們都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一國之內的一個特別行政區,所以我們在考慮問題時,不可以單純從一個「本土」(思考),我甚麼都不考慮,只是考慮特區,甚至可能對於內地,採取一個比較敵視或者抗拒的態度,這樣問題就大了,大家不要陰謀論,不要將問題妖魔化。

而港區人大代表、 行政會議成員葉國謙認為,特區政府作出決定時,不會違背中央的決定,不可能因為公務員執行特區政府的政策,而違背了中央政策,所以特區政府的公務員,可以說同時是中國的「國家幹部」。他又指,公務員可以個人身份,表達對政府的不滿,但若果公務員批評特區政府或中央政府,這就是違反《公務員守則》。

梁籌庭則指出,大陸與香港的公務員,根本就是由兩個不同的體制去運作,香港的公務員沒有理由同樣遵從大陸的守則。

梁籌庭說︰國家公務員是有國家公務員另一套的制度,以及一個規章去規範公務員,我們不屬於那個(大陸)體系,我們只屬於本地的體系,我們有我們的公務員守則,我們會遵守的,難道兩套守則我們也要兼顧嗎?我當了多年公務員,完全沒有聽說過。

新公務員工會主席顏武周表示,如果公務員擁有雙重身分,當兩個身分有衝突時,公務員應如何處理?他質疑政府如何能說服市民,公務員最終會以香港市民的利益為依歸。他又指,公務員本身亦是香港市民,有權利和義務就政治及社會議題提出意見,這樣更有利解決社會上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