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指社會瀰漫白色恐怖 公民社會料進一步削弱

2021.08.15
學者指社會瀰漫白色恐怖 公民社會料進一步削弱 民陣解散學者認為將來難見大規模政治動員。
資料圖片

民間人權陣線宣布解散,有學者認為社會瀰漫白色恐怖,市民無法表達反對聲音,選擇移民會是消極的抵抗方式之一。而中國官方機構則分別發文譴責,批評民陣是反中亂港組織,而建制派政黨則對事件落井下石。

蔡子強:將來難見大規模政治動員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表示,香港歷史上多次有數十萬人上街的遊行,均由民陣發起,而民陣解散後,本港在可見將來再有大規模政治動員或上街的機會將會大大削弱,相信政府樂見反對聲音減少。

蔡子強認為,官媒及官員的警告及批評令社會瀰漫白色恐怖,對很多組織來說,首要考慮是生存,教協解散後,再加上官媒,近日陸續對其他組織,記協、律師會、大律師公會等都有攻擊,不同組織要能夠進一步聯合,成立一個類似民陣,成為未來大規模政治動員平台,相信短期內未必會這樣想。

民團買少見少 公民社會進一步削弱

蔡子強預期,按目前情況,民間組織會「解散一個少一個」,令公民社會進一步削弱,相信如果市民無法妥善表達反對聲音,可能會採用其他方式表達,例如移民。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表示,《基本法》保障港人集會結社自由,相信即使民陣解散,亦不代表日後再無示威遊行,只要日後的示威遊行並非挑戰國家主權或危害國家安全,而是針對本港內部的實務問題,仍然可以舉辦,亦可能有更多人願意參與。

劉兆佳:少鼓吹政治鬥爭 民間社會仍有發展空間

劉兆佳又認為,若香港日後保持集會結社自由,加上仍有民生問題,本港仍有空間讓民間團體存在,但需要守法及尊重憲制秩序,一些少鼓吹政治鬥爭的組織,反而可能更令民間社會發展空間更大,民間團體發展時亦可避免政治化或偏離本質。

中國官方猛烈批評

北京方面,國務院港澳辦發言人表示,非法組織民陣宣布解散之時仍大放厥詞,態度猖狂,氣焰囂張,充分暴露反中亂港的政治本質和冥頑不靈的惡劣本性,必須對其依法追究。

發言人表示,民陣解散聲明自詡的「功勞簿」正是不打自招的「罪行錄」,是反23條立法、非法佔中、反修例運動的直接策劃和指揮者,是港獨、黑暴、攬炒等反中亂港活動和修例風波變為嚴重暴亂活動的主要推手,還是勾結外部勢力發動顏色革命的急先鋒和馬前卒。發言人指民陣自知觸犯《香港國安法》正被警方調查,走到窮途末路宣布解散,想玩「金蟬脫殼」的把戲逃避責任,是痴心妄想。

中聯辦亦形容民陣是以反中亂港為己任的非法組織,多年來肆意挑戰法治底線,中聯辦堅決支持特區政府依法辦事,對其違法行為追究到底。

發言人說,民陣19年來聚集各路反中亂港組織和「攬炒政棍」,勾結外部勢力,衝擊一國兩制紅線及特區憲制秩序,又說民陣鼓動成員利用民陣平台宣揚港獨、煽動暴亂等,指民陣是香港禍亂之源。

新華社亦發文,批評民陣幾乎集攏了所有香港反對派團體,其組織者慣常打著「和理非」「爭取民主」旗號,興風作浪,肆意亂港,自始至終都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反中亂港大平台。

建制派落井下石

建制派政黨亦分別作出回應。民建聯指民陣長期以來組織及煽動多項反中亂港的活動,更在反修例風波期間,無視警方拒絕批准遊行申請,多次強行舉辦非法集會,藉此為暴徒提供聚集機會,在本港多區釀成嚴重暴力事件。解散是咎由自取;自由黨則促請警方盡快搜證,將涉嫌犯法的人繩之於法。

記者/責編:李奇 網編:劉定堅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