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正逐步全面掌控香港的媒體,連一直親北京的香港鳳凰衛視也不能倖免。香港鳳凰衛視宣布,大股東劉長樂出售所有股分。有評論認為,此前傳出多家港媒正與央企「紫荊文化集團」商洽兼並事項,表明港媒「央企化」步伐在加快。(喬龍/李智智 報道)
據鳳凰衛視上周六(17日)宣布,鳳凰衛視公司的前主席兼最大股東劉長樂,在4月16日和17日,通過旗下「今日亞洲有限公司」,出售了37.93%的「鳳凰衛視」股份,其中21%賣給了央企「紫荊文化香港」,作價為6.4億港元,16.93%賣給了立場親北京的商人何超瓊任董事總經理的信德集團,作價5.16億港元。劉長樂套現合共11億5千多萬港元。至此,劉長樂幾乎出清了手中所有鳳凰衛視的股份。「紫荊文化香港」成為鳳凰衛最大股東。
劉長樂此次出售持有的鳳凰衛視所有股份,中國獨立媒體人黃永強本周一(19日)對自由亞洲電台披露,入股鳳凰衛視的兩家企業大有來頭。
黃永強說:這次劉長樂售出自己持有的所有鳳凰衛視的股票,可以看出中共對香港媒體的控制進一步收緊,買入劉長樂股份的兩個機構,一個是紫荊文化,被稱為「文化央企」,其負責人在大陸曾經擔任過副省長和政法委書記。而信德集團也是親中的澳門賭王何鴻燊家族家業。

央企頻繁出手入股香港媒體
自香港2019年發生「反送中」抗爭行動以來,近來不斷傳出中資企業在香港大量收購媒體。早前曾傳出阿里巴巴將出售《南華早報》股權予中資企業。
黃永強說:而且我們看到這次(劉長樂)股份出售,他不是孤立事件,在今年2月份,劉長樂已經退出了鳳凰衛視的管理層,不再擔任董事長和行政總裁,這兩個職務也是由從大陸來的、體制內兩個人擔任。顯而易見,中共通過對於鳳凰衛視集團管理權的剝奪,股權的變更,把劉長樂及其家族從鳳凰衛視徹底趕走。更加牢牢掌控在自己手裡
2月26日,劉長樂卸下其創辦的鳳凰衛視行政總裁一職,繼任者徐威曾任上海東方衛視總編輯、上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市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常務副總裁一職則由原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副總編、副台長孫玉勝出任。
香港私營媒體及出版社或被「央化」
另外,「紫荊文化集團」2月在香港創建「文化央企」,管理當地4大中資出版商,包括聯合出版集團、紫荊雜志社、銀都機構、中華文化城以及三聯書店、商務印書館及中華書局等書商。其後又出手兼並本地媒體。
河北媒體人宋先生對本台說,擔憂未來香港的傳媒和言論環境會較大陸更為嚴苛。
宋先生說:紫荊集團就是國資,要收回鳳凰衛視無非是做個樣子,我估計香港媒體下一步「中央化」就是一個趨勢,可能所有的私營媒體,包括出版社全都會「中央化」,實行統一管理,跟內地一樣,甚至可能比內地還要嚴苛。
據公開資料顯示,劉長樂在中國文化大革命年代加入解放軍,1980年起,擔任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軍事組記者。十年後,在香港經營鳳凰衛視,央視間接持有鳳凰衛視股份。在2011至2012年期間,劉長樂與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的關係引起外界關注,因為鳳凰衛視當時正大力吹捧薄熙來在重慶的政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