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民調顯示 半數受訪者認同三罷可逼使政府妥協

0:00 / 0:00

香港網民發起周一(5日)罷工、罷市及罷課,希望迫使政府回應訴求,本台進行了對「三罷」行動的民調,結果有一半人認為,「三罷」對整個社會的前景是有作用的。有學者認為,若果「大罷工」行動持續,政府在壓力下一定會回應市民的訴求。(黃樂濤 報道)

本台粵語組對香港網民周一(5日)發起「大罷工」進行民意調查,研究這個行動究竟對香港的前景有否影響,在一日內有7600人投票,有一半人認為,「大罷工」行動是對香港前景非常有作用。但有15%的人認為罷工抗議行動只會引起更大的反作用。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認為,周一的罷工抗議,或多或少會對政府造成一些心理壓力,若果行動可以持續下去,一定會可以迫使政府回應市民的訴求,加上國慶日子愈來愈接近,特首林鄭月娥亦不希望北京當局看到香港如此混亂,所以他認為政府很快便會解決事件。

呂秉權說︰罷工造成市面種種運作及秩序的問題,令到政府是相當頭痛,這種形式如果繼續持續下去,這個(不合作)運動的配合,我估計加速政府去解決這個問題,是有一定的幫助,特別是十一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國慶,(香港政府)無論如何一定要解決,林鄭月娥的壓力亦會愈來愈大,當時間的壓加上升級運動的各種配合,我估事件無論如何都要解決了。

不過,香港政研會主席鄧德成表示,示威者搞罷工行動,嚴重影響民生,只會令到市民反感,無助於解決問題,只會令到事件更加惡化,他認為政府不會因此向這些示威者屈服。

鄧德成說︰我覺得是不會得到市民的同意,不會得到市民的認同,一個行動得不到市民認同,那有甚麼意思呢?參加暴亂,周圍都放火,根本現在就不是一個訴求,現在不是迫香港政府,是迫香港市民,所以我覺得要很嚴厲譴責這些暴行。

另外,中大亞太研究所周一公布最新民調顯示,特首林鄭月娥7月份表現評分,以100分為滿分,她只有32.9分,較6月份的37.5分為低,反映民望進一步下跌。

調查亦顯示,律政司司長鄭若驊評分只有24.1分,是三名司長中最低,政務司司長張建宗的評分最高,有35.4分,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有32.3分。

調查亦發現,63%受訪者對特區政府表示不滿意,較6月份上升2.6個百分點,超過53%人對政府表示不信任,比起6月份上升4.4個百分點。今次調查在上月19日至30日進行,以電話成功訪問了730多名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