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擊記協】遭港官連日批評 記協主席:不擔心國安法令我們消失和解散

0:00 / 0:00

香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連續第二天發表針對香港記者協會的言論,質疑記協是否有政治傾向,建議記協公布資金來源和會員資料。記者協會主席陳朗昇作出反駁,強調捍衛新聞自由十分重要,不會輕言解散,仍相信香港有法治。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早前接受親中傳媒專訪時,點名香港記者協會,質疑記協滲透校園,哄學生入會,批評記協有違專業,指控遭記協反駁後,他在周三(15日)出席立法會會議後,再主動見傳媒,矛頭再指向香港記協。

鄧炳強質疑記協有政治立場 借講座滲透校園

鄧炳強指出,記協只會為《蘋果日報》或《立場新聞》的記者發聲,但當《東方日報》記者被黎智英刑事恐嚇時,記協則採取不同態度。加上記協派人到學校舉辦講座,質疑記協是否一個政治中立的團體。

鄧炳強說:究竟記協是否政治中立呢?是否有一個特別的政治傾向呢?有很多人質疑他們有否進入校園做一些工作和宣傳,我覺得最好由記協自己說,例如在過往5年,有否進入學校呢?進入學校的時候,有沒有向人宣揚你的政治傾向呀?我建議記協考慮,把過往幾年收過的錢,在哪收到,有沒有外國政治團體或明顯政治傾向的人捐款給你呢,我相信你把這些資料拿出來,開誠布公,會釋除很多疑慮。

鄧炳強拒絕回應警方是否正調查記協

鄧炳強表示,不便回應警方是否正在調查記協。對於他在未有事實根據就作出批評,會否對記協不公平或予人發放消息的感覺,鄧炳強表示,他只是將社會上很多人的質疑說出來,認為做法很合理。

鄧炳強說:就個別的組織和團體,有否受到調查我不方便說,我相信,如果你沒有犯法,就不會對你調查,如果調查你,你也沒有事,如果你有犯法,你是如何也無辦法迴避,我們一定能找到證據。

鄧炳強建議,記協應主動澄清,應公開會員名單,讓社會還記協清白。又說,不認為自己有施壓。

記協:滲透校園說法不理想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陳朗昇在同日會見傳媒,逐一反駁鄧炳強的講法。

陳朗昇回應鄧炳強指記協滲透校園一事,認為鄧炳強用詞不理想,他以《少年警訊》進入校園為例子,表示不會因此說警方滲透校園。他解釋,記協曾在學校要求下,安排記者到校園出席講座,但只談採訪經歷,不談政治。

hk-press1.jpg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陳朗昇在同日會見傳媒,逐一反駁鄧炳強的講法。(鄧穎韜 攝)

陳朗昇說:我們在校園的工作過往確實是有,在以往的通識科和現在的中文科,都有涉及新聞寫作、採訪和新聞倫理、道德等議題,會安排現職的記者或執委會成員,到學校參加講座,主要是談談自己的採訪經歷和傳媒教育,叫學生對不同背景的傳媒都要聽和看,從來無任何的政治傾向和立場。

記協:捍衛新聞自由很重要 不會輕言解散

陳朗昇表示,記協是香港的註冊工會,受到香港法律有關工會條例的規範,每年在會員大會公開財政狀況及會員名單,有關部門有權調查,重申​​記協無收取外國勢力捐款。

對於教協和「石牆花」等組織,因為政府的言論紛紛自行解散,陳朗昇表示,尊重其他團體的決定,也不猜測鄧炳強言論的動機,強調記協一向依法行事,不會輕言解散。

陳朗昇說:很多機構已經解散,我們尊重公民社會當中其他機構的決定,事實上記協的位置和性質是與他們不同,我們與政府是禮節性交往,互相尊重可以去溝通,記協從來都沒有違反《國安法》,或者任何香港的法律,我們一直跟隨職工會條例和我們的會章行事,所以我沒有擔心可以用《國安法》讓我們消失和解散,我們仍然相信香港是法治的地方,任何事情都要有根有據。

但陳朗昇亦表示,在2021年的香港,是否解散不是團體自己可以做的決定,記協也明白面對的環境,風高浪急,從來不會低估壓力和困難,但新聞自由很重要,記協每件事都在陽光之下進行,會堅持到最後一刻。

記者:陳妙玲 責編:張薇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