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香港男子涉嫌在台灣殺害女友後逃返香港,而揭示的法律漏洞,香港保安局建議修例堵塞,提出一次性移交逃犯安排。台灣士林地檢署就有關建議表示歡迎。香港建制派議員亦認為這有助堵塞法例漏洞;但反對派議員就擔心,內地政府會籍此進行政治報復,人權組織亦擔心港人自身安全不受保障。(李弘音 報道)
香港保安局周二(12日)提出修訂《逃犯條例》和《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條例》,希望中國內地、台灣等可以一次性個案方式,提出刑事法律協助及移交逃犯請求,並由行政長官作出證明書提供基礎以啟動、臨時拘捕及移交的請求,再由法庭衡量是否符合證據和人權保障作出決定。
台灣士林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邱智宏周三(13日)表示,基於偵辦案件的立場,他們對於香港此次擬修改條例感樂觀,希望未來若港方同意引渡犯人,也能將相關證據資料一併移交,以利案件早日偵破。而台灣法務部則表示,希望透過與香港協商方式,達成移交嫌犯回台受審。
香港人權聯委會委員蔡耀昌周三(13日)回應本台指,擔心港人自身安全不受保障,他認為應審視要求移交的地區法治程度保障。
蔡耀昌說:我認為如果沒有一個全面制度規劃及保障,其實令人擔心行政的權力,即使最終法庭審理後不批准(引渡),但那個人已經被扣留了一段不短的時間。
立法會議員涂謹申周三出席電台節目時認為,若制度有漏洞,本港應與台灣盡快商討落實移交逃犯協定,而非貿然改變政策。他擔心若內地提出請求時涉及政治目的,港府難以拒絕。
涂謹申說:如果有協議,大家就應該「三口六面」說清楚標準是甚麼,例如政治犯不引渡。所以不是說一定不能,但如果沒有全面協議下,可以單方面移交。那麼就可以想像,如果中央要求一個人是我們香港視為政治犯的,特首林鄭月娥又是否能夠抵禦壓力,指認為中央是迫害他(該政治犯),所以不引渡給內地,我認為這是困難的。
另一反對派立法會議員朱凱廸批評,這是以取巧方法逼香港打開單次性與內地引渡安排的先例。
被內地執法機關指控「違法經營書籍銷售」的香港銅鑼灣書店前店長林榮基,接受媒體訪問時亦表示,條例一旦通過,自己的處境就非常危險。他擔心內地政府會借此進行政治報復,內地日後可透過指控其他刑事罪行,要求港府移交中央認為發表不適當言論的人,香港人的人身安全失去保障。
民建聯副主席及立法會議員周浩鼎周三於電台節目指,贊成政府修例,認為有助堵塞法例漏洞,以免令罪犯躲藏於香港。
周浩鼎說:我不認為堵塞漏洞等於違反人權,因為法庭需要把關。即是說無論修例後,行政長官即使發出指令,但仍要交予法庭審理,才發移交令。那麼法庭是如何判斷?就是絕對不能牽涉政治罪行、不能因政治異見等而進行移交,這是現行香港法例寫明。
港區人大代表吳秋北就批評反對派把修例建議政治化,指內地法制越漸完善,認為修例有利處理兩岸人員往返頻繁可能衍生的跨境罪行。
本港少女潘曉穎去年與姓陳男友赴台北共度情人節,期間疑遭男友殺害並棄屍草叢,男方隨即返回香港。由於香港與台灣現時並無逃犯引渡條例,因此無法將疑兇移交台灣受審。警方目前只能就疑犯回港後涉嫌盜用潘曉穎信用卡,控告他洗黑錢及盜竊罪。現時香港與美國、加拿大、英國等二十多國有移交逃犯協定,但受制於相關法例,台灣、中國及其他地方都無簽訂協定。
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將於周五(15日)討論有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