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候選人簡介:林鄭月娥

0:00 / 0:00

香港下任行政長官將於周日經選舉誕生,本台會一連3日介紹3名候選人的背景,今日首先講下熱門候選人林鄭月娥。形象硬朗的林太現年59歲,在政府工作36年,曾擔任社會福利署署長及發展局局長,關顧基層的形象使她贏得傳統左派支持,但民主派就批評她受中央欽點,聯合對她圍攻。(由高鋒回顧她的公職生涯)

林鄭月娥曾說,自己出身基層,住過板間房,1980年香港大學畢業,求學時,曾經參加社會運動,但結果,她選擇走入建制,考上政務官,擔任公職36年,先後做過庫務、社會福利、房屋規劃、民政,亦出任過駐倫敦經貿辦處長。

2007年林鄭月娥躋身問責團隊,擔任發展局局長,但一上任便遇上國教風波,她要領軍救火,被戲稱為“局長奶媽”,使她民望進一步下滑的還有政改。

政改諮詢後,人大定下831框架,觸發79日的佔領運動。林鄭月娥親自和學生對話。不過,分歧無法化解,政改方案最終被否決。

林鄭月娥在不同議題上都突顯強硬作風,鉛水風波就是好例子。

林鄭月娥:前人話“人到無求品自高”,今天我說,“官到無求膽自大”,我有膽指出今次事件,被政治化的現象。我有膽,冒著被批評護短的風險,為我盡心盡力的公務員討回公道。

她多番強調,自己心繫基層,更佔她公務生涯重要一部分。今屆政府重設扶貧委員會,由她出任主席,先後訂立貧窮線,推出長者生活津貼及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親基層的形象獲得傳統左派,工聯會,以及親北京政黨,手執過百張選委票的民建聯支持。

民建聯主席李慧琼形容林鄭月娥是特首最適合人選。

李慧琼:總體而言,民建聯成員普遍期望下任行政長官,能夠擇善有為,在複雜的政治環境底下,勇於面對矛盾,提出政策,解決問題,處理現時社會各種深層次矛盾。

不過,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黃碧雲就將林鄭月娥和“撕裂”劃上等號。

黃碧雲:如果林鄭月娥做特首,有可能會重覆梁振英做特首的情況,也就是說,用人有傾向性,反對派被孤立,繼續出現“撕裂2.0"的情況。林鄭月娥非常抗拒重啟政改。她明言最多只會營造政改氛圍。問題是她負有憲制責任。如果林鄭月娥當選下任特首,她拖延提交報告,那麼我們未來5年,完全無機會認真處理政改問題,和我們爭取真普選的目標背道而馳。

黃碧雲批評中聯辦“欽點”林鄭月娥做特首,甚至不惜封殺其他建制派候選人,質疑她一旦當選,會否由香港人的特首,變成中聯辦的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