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台播出有關銅鑼灣書店事件的劇集後備受爭議,導演指故事原本分上下集,但上集不獲港台審批製作,未能交代店長林榮基在大陸被囚的經歷,林榮基認為港台有政治考量。(劉少風 報道)
香港電台節目《獅子山下》早前播出劇集《定風波》,講述銅鑼灣書店事件,故事改編自店長林榮基在大陸被囚後,返港取回讀者資料送交內地,最終決定留港的經歷。節目上周日(21日)播出後引起網民熱議,有人表示欣賞,也有人認為故事不完整。
《定風波》導演陳上城周三(31日)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定風波》只是下集,他原本申請製作劇集時,計劃拍攝上下集,作品原名為《不屈膝的讀書人》,上集涉及林榮基被囚禁於寧波、韶關的經歷,但不獲港台批准,最後只能拍攝下集,即是林榮基返港後的故事。
陳上城表示,港台並沒向他解釋不批准拍攝上集的原因,只是知道港台對節目審批有既定的評分標準,對於上集不獲審批,他只是抱平常心,亦沒有深究原因,至於有人認為港台不批准製作上集內容,是涉政治考慮,陳上城不表認同。
陳上城說:每一年都會有非常多人入(申請)很多故事入去(港台),他們(港台)就會按著評分的方法、可行性、預算上的考慮,我入了兩個故事,結果是一個(故事)批、一個不批。我真的不覺得很有政治考量在裡面,如果有政治考量其實兩集都不會批,沒有理由只是批一集,因為其實批一集及兩集,產生的問題及輿論力量,其實都是那麼多。
本台記者嘗試聯絡香港電台,但多次致電都沒人接聽。
據港台早前對傳媒解釋,陳上城的作品上集的評分不足,未能晉身第二階段,但下集獲得通過,又指評審考慮到兩集各自有完整的故事大綱,不會因為沒有上集而看不明白,所以決定讓下集繼續製作。至於上集不獲採納,可能導致故事鋪墊不足,發言人指評分標準不只是按故事內容,還有創意、製作可行性的考慮,對於個別落選個案不作評論,評分細節亦不會公開,強調「絕對無政治考慮」。
林榮基周三接受本台訪問時質疑港台的解釋,認為作品評分不足只是一個藉口,實際上是有政治考慮。
林榮基說:它(港台)不提一個政治問題,這個很明顯,如果大家香港人了解的話就知道,這是一個(政治)考慮,那港台有沒有受到壓力呢?就很明顯是,哪怕它(港台)沒有受到壓力,它其實最高層、一些有審批權的人是自我限制,這很明顯是影響到香港人的言論自由,即這個很明顯是自我保護的意識。
香港新世紀出版社創辦人鮑樸對本台表示,不清楚港台不批准的故事內容是甚麼,在缺乏具體的劇情下,無法對事件作出評論,但他認為香港媒體的自我審查是普遍存在。
鮑樸說:具體這件事我真的沒辦法判斷,因為我不知道是甚麼沒有播出來,每一個具體的案子,它(案子)那個具體的情節、細節很重要,但是如果要是說,除了這件事之外,香港的媒體自我審查是公認的。
港台傳訊部門早前回覆傳媒查詢時表示,節目外判計劃以45分鐘的單元劇為一個申請單位,所以《不屈膝的讀書人》雖然分上下集,但屬於兩個獨立的申請。第一階段由評審委員會評分,委員會成員來自港台內部不同組別,但具備戲劇製作經驗的員工。委員會根據創意、主題、製作可行性三大項目進行評分,合計60分或以上的申請即可進入第二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