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預算案】增撥資源加強說香港「真實」故事 評論:洗白不了被中共控制的事實

0:00 / 0:00

香港財政司長陳茂波周三(22日)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港府本財年(2022/23年度)赤字增至達1400億元(港幣,下同),為回歸以來第2高。而財政儲備減至約8200億元,跌至7年新低,只相當於約1年開支,主要受累於佔比重的地價收入和印花稅強差人意。但近年香港的國際形象轉差,陳茂波在《預算案》中,強調要「省靚香港招牌」,即使在高赤字下,仍預留1億元提升香港的國際形象,又額外撥數以億元計辦旅遊和文藝活動。陳茂波稱,外界對香港「存不少誤解」,主要源自對香港偏頗的報道。本台發現,在美國多位參議院重提法案,要求關閉被指淪「中共喉舌」的駐美經貿辦下,港府來年仍增撥預算逾34%,加強「大外宣」;同時港府已派不少年青公務員到各大國際組織,加強港台英語內容,向外國人士「傳達香港最真實的情況」,港府已派不少年青公務員「滲入」各大國際組織。有分析指,港府無論多費神發動輿論戰,也「洗白」不了香港被中共全盤控制的事實。

在近年「清零」防疫以及《港區國安法》實施下,香港的「一國兩制」被歐美多國視為「名存實亡」,貿易活動逐漸被國際「孤立」;港府亦隨中國的「戰狼式」外交態度,「出征」發文炮轟美西方抹黑,香港與西方關係轉趨緊張。

港府強調「省靚香港招牌」 加推「開心香港」活動

香港財政司長陳茂波在最新的《預算案》中,推出多項措施向外國伸出「友誼之手」,認為外界對香港有「誤解」,又引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七一重要講話」,指「香港有著獨特而重要的角色,可以發揮難以替代的作用」,未來要「省靚香港招牌」。

陳茂波說:我近期多次外訪,亦接待了不少外賓,深刻感受到外界對香港有不少誤解,其中有不少源自對香港偏頗的報道。畢竟,香港有3年多與外界的往來受到阻礙,很多人都未能親身來港……即使經歷了不少挑戰,我們在國際間仍然有很多好朋友、老朋友,願意為香港出謀獻策。

港府除了預留1億元提升香港的國際形象外,旅發局亦將獲額外撥款2.5億元舉辦及協助推廣大型旅遊盛事。繼推出「你好,香港」(Hello Hong Kong)的旅遊計劃大送機票後,再加推「開心香港」(Happy Hong Kong)活動,包括「香港流行文化節」,但大部分仍是舊有活動,例如「香港美酒佳餚巡禮」、「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香港單車節」及「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等。

增撥不少資源於宣傳 包括港台及經貿辦

另外港府在各部門增撥不少資源於媒體宣傳。其中,近年被斥淪為「港版黨媒」的香港電台,來年再增撥約1成預算,繼續加推《央視》、中共、國民教育節目,又提及加強港台電視31的英語內容,「以向本地外籍人士及海外觀眾傳達有關香港最真實的情況」。

本台亦發現,港府向海外經濟貿易辦事處(Hong Kong Economic and Trade Office,下稱「經貿辦」)增撥下個財年的預算,達逾2.8億元,較本財年多約34%,以將用於加強公關宣傳、招商引才,尤其吸引重點企業來港,「反擊在香港主要市場出現的保護主義」等。據立法會文件,經貿辦明年將提升各項推廣活動次數,較去年增加20%。

惟「經貿辦」近來備受海外人權組織質疑淪為「中共喉舌」之地。早前美國參議院來自民主、共和兩黨的參議員,更重新提出《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認證法案》(Hong Kong Economic and Trade Office Certification Act),要求關閉香港駐美經貿辦。

評論:港府輿論部署傾向「大陸化」

前《有線財經台》台長顏寶剛向本台稱,這反映港府的輿論部署傾向「大陸化」,香港吸客向外釋出善意,透過在娛樂消費「派糖」、控制媒體、加強駐外機構的「大外宣」,令外界以為香港全面「復常」;但在主權、人權問題以至外國對香港國際、經濟地位的批評上,港府仍不放棄「戰狼式」的反駁姿態。

顏寶剛說:他們(港府)希望令國際以為香港全面「復常」,旅客和資金回到香港。但過去香港政治、法治已有不少改變,外資亦要實際上考慮「國安紅線」處處,單靠宣傳技倆未必吸引大批外資來港。

評論:多費神於美化包裝 都洗白不了被中共全盤控制的事實

前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助理教授黃偉國向本台稱,認為港府無論多費神於美化包裝,都是徒勞無功。

黃偉國說:過去一年,在國際上關於香港的新聞,在英國而言,主要是「黎智英案」、「47人案」。港府現所做的,只是向北京表示有付出,改善香港國際形象,包括向外國強調香港不是中國「白手套」,香港仍是「一國兩制」等。其實他們(港府)以往已下了不少功夫,理論上應有一定成績,但現在還是看不到。

值得留意是,據上周三(15日)的 立法會會議,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回應,提及加強公務員在國際舞台為中國和香港發聲,港府分批在2019年和2021年,派出共17名青年公務員,獲外交部推薦參與聯合國初級專業人員方案(JPO),「以中國人員身分」,到聯合國位於美國紐約、瑞士日內瓦等辦事處,「向世界說好香港故事」。港府未來亦計劃派遣公務員暫駐區域或國際組織,例如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秘書處及財務行動特別組織等。

不過,黃偉國指,上周中,聯合國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委員會正審議中國及港澳人權,大批親北京團體被舉證揭發,疑假借「公民社會團體」之名,在聯合國「洗白」,並唱好《港區國安法》。他指出,種種行徑已嚴重損毁香港信譽,而且無論如何也「洗白」不了香港被中共全盤控制的事實。

記者:李若如 責編:李世民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