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傳媒調查發現,香港3家主要的書店以及30多家出版社,都是由中聯辦持有和管理,佔香港出版市場過半數。銅鑼灣書店前店長林榮基表示,這在出版界是公開的秘密,這些書店用不同的方法對付一些敏感書籍,達到意識形態統戰的效果。(林國立 報道)
香港電台鏗鏘集的調查發現,佔香港市場過半的3家主要書店三聯、商務印書局和中華書局,合稱三中商,以及近30家出版社,都是聯合出版集團旗下,而這個集團最終的持有人都是香港中聯辦。曾任聯合出版集團總裁的李祖澤向香港電台承認,集團是由中聯辦持有和管理。
李祖澤說:無疑聯合出版集團是國有資產,中聯辦是中央駐港的聯絡辦公室,所以應該受中央的委託看著這些單位,出版就是出版。
銅鑼灣書店前店長林榮基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三中商是中聯辦控制是出版業公開的秘密,它們基本上壟斷了香港書籍的出版、發行和銷售,一些中方認為敏感的書籍,例如涉及中共高層秘聞的禁書,這些書局不會發售,近年有關港獨、本土、佔領運動甚至來自台灣的書籍,都會因為政治因素不能上架,或遇到特別的安排,達到意識形態統戰的效果。
林榮基說:很明顯是一個意識形態的控制,所有門市都要放在檯面(推廣),而且有些書,認為是敏感的不適宜的會全面封殺,早幾年的雨傘運動(的書籍),它會進一些貨,放在櫃內,讀者問到才拿出來,但不會放出來,但有些更差就會出通知,通知所有門市不准發售,本土、宣傳自決港獨的思潮,更會被全面封殺,根本不用想。
民主黨主席胡志偉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北京透過紅色資本,控制香港傳媒行業,連出版都受北京直接控制,當然令人憂慮言論空間進一步收窄,但他更擔憂,北京在港的操作,由台下浮上水面,反映北京對港心態的轉變。
胡志偉說:今次用中聯辦的資本,明正言順開宗明義這樣做,顯示中央政府在處理一國兩制的過程中,連僅有應該要守的一些界線或避嫌都已經不理了,因為過往的做法是透過紅色資本,就算控制都是在地下,不會放上台面去做。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星期二出席行政會議前,亦被問到中聯辦持有書店的問題,說沒有資料難以評論,但只要依法運作就不應受到干預。
林鄭月娥說:我沒有這些資料所以亦難以評論,不過中聯辦都是中央駐港機構,中聯辦亦要在香港買物業或做其他符合他們運作和工作宗旨的事,只要是依法亦不應由我們去干預,但事實我們真的沒有資料不知道詳情。
但對於這個做法是否破壞一國兩制,中聯辦是否干涉香港事務,她就未有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