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鐵路儼如王國 專家建議削權重組

0:00 / 0:00

香港鐵路沙中綫工程接連出現問題,周三(20日)又被揭發會展站工程有問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回應立法會質詢時,批評港鐵做法不透明,指每次沙中綫出事都是「在新聞報道後才知道」,而不是由港鐵告知政府。有專家建議政府將港鐵削權重組,才可以解決監管的問題。(黃樂濤 報道)

港鐵沙中綫共有10個車站,當中紅磡站、土瓜灣站、會展站3個站相繼被揭發工程問題。包括紅磡站鋼筋接駁位造假、土瓜灣站有鋼筋被削走等。

傳媒周三再揭發,會展站工程於2016年建造連續牆時出錯,工程人員把建連續牆的鋼筋鐵籠正反面調轉。

對於港鐵沙中綫接連被傳媒揭發出現問題,政府才作出補救,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周三(20日)回應立法會質詢時表示,港鐵對會展站的施工出現「管理失效」,對於沙中綫接連出事,政府都不是第一時間知道,亦不是由港鐵告知政府,對事件表示感到遺憾。

陳帆說:的而且確是令人感到十分失望,尤其是特區政府,包括路政署及運房局,我們每次都是在新聞報道後才知道事件,我們是感到深表遺憾,我們亦敦促港鐵在施工場地的監管及核實工作,要加強監督。

被問到會否問責下台,他指當前急務是解決問題,誰要問責,社會自有公論。沙中綫10個站中,有3個站出現問題,他指一般的工地巡查由港鐵負責,路政署的職責是監察港鐵有沒有做好監督。政府已敦促港鐵加強監管,如果發現有問題,必須上報。

港鐵工程總監黃唯銘早上在香港電台節目中證實,會展站的問題早於2016年中已發現,已向承建商發出不及格報告,承建商事後已提交修改方案完成修正,並承諾會做好牆身的修補工程。

黃唯銘說:過程上面我們知道這件事,我們亦發了不及格報告予承建商,承建商亦承認了在工程上沒有跟原本的設計去做,他們負責就工程作修改的方案,工程已修補好,而且在整個過程中,由他們開始做修補工程至今,環境及工地結構全部都是安全的。

路政署周二(19日)深夜亦發新聞稿,指港鐵提供的資料仍未能解答多個問題,要求全面和詳細交代,亦不滿港鐵容許會展站承建商在挖掘工程超出可容許深度的情況長期持續。而港鐵作為工程的項目管理人,及承建商處理事件的態度,可能會帶來安全隱患,運房局和路政署深表遺憾。

有專家評論指,港鐵現在以經濟效益為主,除了在香港發展鐵路外,又發展物業,又在外地營運鐵路,要求政府加強對港鐵管理,將港鐵削權重組,收歸港鐵部份的管理權。本台就事件致電港鐵傳媒查詢部門希望了解情況,但負責人就要求本台以書面查詢。

負責人說:你發email(電郵)給我們,因為我要給工程的同事跟進。

但直至本台截稿時仍未收到回覆。而運輸及房屋局亦沒有回覆本台。

關注事件的資深工程師黎廣德對本台表示,港鐵近年在管理方面的確出了很大的問題,在出事後,管理人員不會主動上報政府,他們只是報喜不報憂,若果政府要全面監管港鐵,就不能與港鐵有密切的關係。

黎廣德說:如果你要徹底解決,可能得兩個辦法,一是港鐵完全脫離政府,或者所有港鐵的董事會政府不參與,就將它作為一個完全獨立的機構去監管,完全與政府無關的機構去監管,這樣就好像政府監管電力公司及巴士公司一樣,因為政府無股份,與它沒有一個這麼親密的關係,監管就會更加到位一點。

港鐵沙中綫問題多多,工程方面多次作出修正,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教授莊太量表示,沙中綫多次被揭發出現問題,或會令到工程延誤,在經濟方面或會受到影響。

莊太量說:納稅人的錢,當然有很大部份都是,大股東是政府,現在錢是時間上的問題,當然你愈遲起,可能成本會高少少,時間的成本,現在的機制反映很大的漏洞,政府監管不太好。

莊太量表示,希望政府盡快找出問題根源,解決事件,不要造成工程延誤,浪費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