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陣趁周日(8日)「國際人權日」發起遊行,由維園行至中環遮打道。港府呼籲參與公眾集會和遊行的人士,繼續秉持香港人向來的優良傳統,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表達意見。
政府發言人指出,保障人權和自由是特區政府的憲制責任,特區政府一直十分重視,亦必會繼續全力維護。不過,與此同時,特區政府亦希望市民在表達意見及看法時能體現《世界人權宣言》的文明精神,即在爭取自身權利和權益的同時,亦應尊重他人的權利和自由。任何暴力違法行為都是與《世界人權宣言》的精神相違背。
發言人引述數字指,市民依法享有和平集會、遊行和示威的自由,這是無庸置疑的。過去5年,在香港共舉行了約4.4萬次公眾集會和約6000次公眾遊行,即平均每日有27宗不同規模的公眾活動。
發言人強調,特區政府一直堅決維護言論自由和集會自由,但與任何其他司法管轄區一樣,這等自由並非絕對。《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訂明可在有必要保障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公共秩序或他人的權利和自由時,依法律規定對有關自由作出限制。
而在「國際人權日」遊行前夕,周六(7日)民間有兩個小規模公眾集會。其中有數百人在灣仔參加反對區議會選舉不公平集會活動。
名為「愛國護港撐警」的集會,在灣仔港灣道花園舉行,參加者指責剛過去的區議會選舉有不公平情況,以及近月示威者使用暴力。現場竪起多支大型國旗和區旗,參與人士唱國歌又揮動手上的國旗,並在臉上貼上國旗的心形貼紙。
活動發起人譚先生表示,今次選舉出現有史以來最多投訴,要求政府正視問題。他表示,原本準備好請願信遞交給選管會主席馮驊,但因假期選管會無派人接信。
出席集會的香港政研會主席鄧德成表示,區議會選舉成績強差人意,絕大部分票站都發現問題,他會聯同建制派人士發起聯署,要求政府向法院申請重新點票。鄧德成呼籲集會人士監察司法機構,政府亦要重新檢討藐視法庭的條例,是否抵觸言論自由。
另外,中環愛丁堡廣場有過百人集會,聲援一名在港工作期間被驅逐出境的印傭Yuli。

印傭Yuli曾以網媒記者身份在示威衝突現場採訪,入境處早前以違反逗留條件為理由遞解印尼。集會人士批評政府打壓抗爭者,特別是外傭連言論自由及政治參與自由亦被剝削,要求入境處及政府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