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智庫組織發布最新報告,香港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不過該智庫同時亦對香港法治情況表示憂慮,擔心有來自大陸的干預,最終會影響到香港的領導地位。特區政府不認同報告的部份內容,強調香港的法治或司法獨立未曾受過干預。有愛國團體批評報告片面,未能如實反映實際情況。但亦有人權組織指出,因過去一些政治事件上,大陸當局的「釋法」行為,難免讓外界產生憂慮。(文宇晴 報道)
加拿大智庫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發表年度世界經濟自由報告,在5個評估大項中,香港在「國際貿易自由」及「監管」均排列首位。在全球162個國家或地區中,香港經濟自由度最高,得分有8.97,新加坡及新西蘭位列第2及第3位,而中國大陸,則排名第108位。
然而,菲沙研究所在新聞稿中表示,雖然香港現時為最自由經濟體,卻擔心有來自大陸的干預,會導致香港的法治情況不斷惡化,最終會影響香港的領導地位,難以持續保障一個公平自由的營商環境。
香港特區政府發聲明,歡迎菲沙研究所再次將香港評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特區政府指出香港的自由經濟體成績來之不易,不過就不認同菲沙研究所表達對香港法治情況的憂慮。
政府發言人表示,沒有客觀事實證明香港的法治或司法獨立曾受干預,強調司法獨立是香港經濟自由的基石,亦受到基本法保障。發言人又指出,特區政府對香港的法治和司法獨立充滿信心,並會努力透過各種途徑,增加國際社會對有關方面的正確認識。
保衛香港運動主席傅振中批評,有關智庫對香港的憂慮,是出於對香港的不完全認識。
傅振中說:香港的經濟自由度,過往因為有一個穏定的政治環境,所以可以繼續發揮到香港的優勢。如果沒有國家照顧著香港,香港經濟可能沒有現在這麼好。這方面的事情又不說,但只是擔心國家會否有一些政策或者立場,會與香港部份市民不同,而影響到香港。
香港人權監察總幹事羅沃啟卻認為,過去數年一些政治事件,因大陸當局釋法而讓外界質疑「一國兩制」、「港人治港」能否得到保障。不排除在這些事情上,國際社會亦會產生憂慮,包括加拿大智庫組織表達的憂慮。
羅沃啟說:在回歸後我們有一個很重要的轉變,就是司法體制即使被承諾不予改變,但是終審庭卻受制於大陸當局的所謂「釋法」。換言之,我們的法律到最後,如果一牽涉到《基本法》的話,都可能由中國來解釋(釋法)。那麼我們的經濟生活其實都會面對同樣的釋法問題,而變得很難保證。
在本年度的世界經濟自由報告的5個評估大項中,香港在「政府規模」排第4,「法律制度及產權保護」排11位,「健全貨幣」排第19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