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立法會九龍西議席補選,政圈人士預料祗是李卓人與陳凱欣之戰,投票結果在凌晨三點幾出爐,獲建制派力撐的陳凱欣,擊敗李卓人和其餘3名候選人當選,她指勝出反映市民已厭倦社會只顧「吵鬧」,而是希望以社會民生優先;落敗的李卓人指今次選舉最大的敵人是「心淡」,呼籲香港人不要放棄。有學者分析,選舉結果令民主派喪失分組點票否決權,擔心議會對政府的制衡會進一步下降。(劉少風 報道)
立法會九龍西補選周一(26日)凌晨公布結果,獲建制派支持的陳凱欣取得10萬6千多票,以多出超過1萬3000票,擊敗獲民主派支持、工黨李卓人所得的9萬3千多票。而前民協成員馮檢基僅得1萬2千多票,其餘兩位候選人伍廸希及曾麗文沒有到新聞中心,分別取得少於2000票。
陳凱欣今次勝出為建制派在立法會增加一席,她曾擔任傳媒及政治助理,首次轉戰政壇,守住建制派今年3月九龍西補選的支持票。她在選舉中心接過支持者的獻花後表示,今次選舉難度高,相信勝出是反映市民不希望社會只得對立。
陳凱欣說:相信選民和我都一樣,希望我們(香港)的社會不只是吵吵鬧鬧、不要只有矛盾和對立,大家都很希望有多一把民生的聲音。大家(市民)都希望民生是最優先。我覺得這個亦都反映了我們市民的希望,亦和我的政綱很吻合,我的政綱亦得到他們認同。
被問到會否參與兩年後立法會換屆直選,以及如何與同區建制派議員協調,陳凱欣表示暫時未想過,而自己的理念與建制派非常吻合,感謝接納自己為他們一員。
李卓人繼2016年立法會換屆選舉失利後,在今次補選再遇挫折,他在投票結束後形容,今次選舉最大敵人是「心淡」,又指香港人可以失望,但不能夠放棄。
李卓人說:我整個選戰最大的障礙或者敵人,就是「心淡」,我們香港人面對將來的挑戰,一定要更加咬緊牙根去拚博,我們需要發揮我們打不死的精神,香港人是絕對有希望,絕對有明天,今天的挫敗我們可以失望,我們一定要站起來,為香港人,為香港的未來,我們繼續奮鬥。
選舉期間被民主派指「鎅票」的馮檢基,在進入新聞中心時,一度被李卓人支持者指罵。最終點票結果,李卓人和馮檢基得票總和,仍然較陳凱欣少約900票。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對本台指,「鎅票」的確對選情有影響,加上其他因素,陳凱欣勝出是預料之內。
鍾劍華說:(鎅票)造成的破壞都是很大,不是一個因素,加上「焦土派」出來幫忙叫人不要投票,這些都是一些功夫,然後(陳凱欣)動用全個建制派的力量,這個也加深了危機,造成個結果,我覺得不是太難預計。
隨著陳凱欣勝出,建制及泛民兩大陣營在立法會內的票數由42對26,進一步拉開到43對26;分組點票方面,建制派手握功能組別之外,在直選組別的優勢亦拉闊,由補選前建制對泛民的17比16,拉開到18比16。
鍾劍華指出,選舉結果的關鍵是民主派喪失今屆立法會分組點票否決權,這意味著議員議案或修改議事規則等事項的表決上,建制派將更有優勢。而按照建制及泛民主派的比例,他認為立法會對政府的制衡將進一步下降,而今次投票率不高,亦反映議會缺乏公信力。
鍾劍華說:今次其實大件事,因為連關鍵的否決權都失去的話,議事規則修改,以後只要主席趕你(議員)出去的話,就可能要停賽一段時間,這個一通過的話,以後下一屆,就算兩年後選舉,多選幾個民主派入(議會)也不行。第一,立法會應該監政府、制衡議員,現在變成配合政府;第二,我覺得今次市民不出來選反映一個事實,就是市民覺得立法會沒有用,不是對個別議員的問題,大家都不信立法會解決到問題。
香港智明研究所研究總監許楨認為,民主派內部協調問題一直存在,必需檢討如何整合。他又指,今次補選後,建制派繼續在立法會分組點票上,兩個組別都佔優,相信會對民主派造成壓力,相信明年區議會選舉及2020年立法會換屆選舉,民主派的士氣都會受到影響。
當選人的任期會去到2020年9月30日,今屆立法會任期完結為止,即餘下不夠兩年的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