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周四(28日)宣布將成立專責小組,檢討香港電台的管治及管理。包括人力資源及財政管理,使港台的公共廣播服務,更全面履行《香港電台約章》。檢討工作預計年底完成。港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主席及學者均認為,當局成立專責小組,目的是要高壓管治港台,削弱了其為民發聲的作用。(黃樂濤 報道)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周四(28日)宣布,檢討香港電台的管治及管理的專責小組會由一位資深首長級公務員領導,向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常任秘書長負責,成員包括多個政府職系人員。專責小組的工作將由今年年中開始,預計於年底完成,之後向商經局提交報告。
商經局表示,通訊事務管理局早前就港台節目《頭條新聞》及《左右紅藍綠》分別向港台發出「嚴重警告」及「警告」,又指港台的管理和節目內容近期引起公眾廣泛關注,審計報告於2018年就港台的電視節目收視率偏低、採購調查服務及聘任合約員工等事宜提出建議,但有關建議至今仍未全面落實,所以宣布成立專責小組檢討港台的管治及管理。
港台機構傳訊組總監伍曼儀回應,港台會全力配合並提供所需協助,又強調港台亦有不時作檢討,而審計報告的建議亦正在逐步落實。至於會否擔心專責小組架空廣播處長梁家榮,她指現時評論是言之尚早。
伍曼儀說︰如果以2018年的審計報告內,其實過去這一年多內我們已經一直在跟進,大部分亦都落實,至於現在最新專責小組的情況,因為都是今天剛剛知道,仍在一個很初步的階段,我們還要看作出配合後,以及在一段時間下,才知道大致的情況如何,但無論如何也好,正如我之前所說,我們都會根據需要提供協助。
商經局發言人表示,專責小組的工作主要有3方面,首先是財務管制、人力資源管理和採購事宜,以確保港台的人力和資源調配,能夠符合所有適用的政府規則和規例,並有效地按照《約章》的工作範疇提供服務及進行改善。此外,檢視港台執行《審計報告》各項建議的進度,包括設立一個公開和客觀的機制,訂定表現指標和基準,並藉此評定成效。
另外,專責小組亦會檢討港台的整體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執行方式,以確保港台全面遵守《約章》和通訊局發布的節目標準業務守則。但專責小組不會參與港台節目製作或編輯決定。
當局認為,港台須正視社會各界對其節目以至部門的管治和管理的關注,積極和正面跟進,並作出檢視,以確保全面恪守《約章》、確切履行公共廣播機構的責任,以及嚴格遵守通訊局的相關業務守則,強調成立專責小組將有助港台進行這些工作。
但是,港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主席趙善恩認為,當局設立專責小組是多此一舉,讓人憂慮港台未來的製作只有官方的聲音。
趙善恩說︰港台本身是政府部門,如果公眾對我們的節目有意見,其實現在已經有個機制去反映及跟進,局方很多次表示,港台必須要嚴格遵守約章,但他們(當局)其實一直都沒有提出過令公眾信服的事例,即是說我們怎樣違反了約章,所以我們覺得局方成立這個專責小組其實是多此一舉,等同宣布要高壓地管治港台,亦都令到我們憂慮港台未來的製作是只許發布官方的聲音,不讓小市民去表態。
趙善恩表示,近日有關港台連串事件,包括通訊局早前的裁決,都是與節目製作有關,看不到港台有任何行政或管理失當,如局方堅持要以管理失當為由,設立專責小組,無疑是急於全面管治港台,以及架空廣播處長作為總編輯的職責及位置,工會認為必須警惕。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對本台表示,政府成立專責小組檢討港台的管理,使到港台日後加強服從政府的指示,削弱了港台為大眾發聲的作用。
呂秉權說︰港台要能夠繼續生存,可能要變得好安份守己,因為它愈敢言,面對的效果可能是愈被削減資源,港台這兩個身份,一個作為政府部門,一個作為公營廣播,今次只會令到它加強了政府部門的身份,服從政府的一些指示的角色,削弱了它作為公營廣播為民發聲的一個作用。
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毛孟靜發聲明,表示商經局宣布成立專責小組檢討港台管治,此舉反映港台成為北京整頓香港意識形態大計中的一大角色,批評政府以有形及無形的壓力,迫使港台就範及自我審查,亦或為與明年7月完結任期的廣播處長梁家榮提早解約「鋪路」,確保下任廣播處長的人選唯命是從。
香港電台顧問委員會主席陳建強對成立專責小組表示歡迎,認為任何一個機構,特別是一個有90多年歷史的機構,一定有需要改進的地方,而檢討可以找出港台做得未夠好的地方,他表示期待專責小組的報告。
陳建強又指,專責小組與顧委會的工作並不重疊,顧委會的工作是就港台的節目質素及標準、編輯方針,向廣播處長提供意見,但一直沒有就管理問題提出意見,專責小組是由首長級人員或政府職系人員組成,相信政府部門人員會更清楚港台的責任及工作。
審計報告於2018年批評港台電視頻道播放雜項內容,以致收視率偏低,而且聘用非合約員工的比例亦遠高於當時政府決策局或其他部門,建議港台檢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