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台論壇被問港人欠信心故移民 李家超:我哋都見到有人返番嚟!

0:00 / 0:00

香港特首李家超周四(26日)出席電台論壇,就新一份施政報告護航及回應市民問題。在社會「一片和諧」下,過去市民與特首針峰相對的情景欠奉,大致只圍繞生育議題提問。主持問李家超香港出現移民情況,是否反映市民對香港欠信心時,他表示不同意,更謂有人近期都「返番嚟」。

主持:「歡迎大家收聽收看三台聯播的行政長官施政答問。」

李家超發表《施政報告》後第二日,上電台接受提問。主持一開始與李家超討論政府「主打」的鼓勵生育議題。商台主持問到,不少年輕父母帶同子女離開香港,問李家超是否反映他們對香港前景欠缺信心。

李家超對此表示不同意:有些例如因為家庭團聚,例如家人去了那邊生活。甚至有些因為自己的父母年邁,要去照顧他們。第二是競爭的比較,並非是信心問題,因為每個地方都搶人才。香港經常有人移出移入,我們香港這麼多年歷史,回歸前後都出現,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理由離開,或者回來。現在我們都看到有人回來。

他辯稱令更多人對香港有希望,正正是其施政目標,又重提香港已經「由治及興好多機遇」,並兼具中國及國際優勢。

今次《施政報告》,政府最看重是國安及愛國教育,但市民反而只對向新生嬰兒派發二萬元最感興趣,不只一人就這話題質問李家超。例如有兩個小孩的聽眾尹先生,給予李家超的報告60分。

他說:兩萬元當利是又好甚麼也好,但生完出來供書教學及最基本的住屋問題,施政報告也說有小朋友可以加快上公屋,但那個(最低入息)金額你不提高是沒有用的。再加上綠置居也好,我們也不是說好有錢,還沒到中產,又無資格上公屋,那怎麼鼓勵我們生小朋友呢?」

李家超回應:今次針對性的措施是宏觀性去做,我是看到整體香港出生率低,我沒有也不能去細分賺幾多錢的人,我用甚麼手段。否則行政費比我今次付出的還要多時,就變成本末倒置,希望市民體諒。

市民反問去大灣區發展怎樣留人才

另一位聽眾市民石先生,就針對政府的大灣區政策指《施政報告》內容自相矛盾。

他說:特首你叫人上大灣區,但你又要留人才,這兩件事真的很矛盾。

不過李家超卻認為兩者並無牴觸:我們鼓勵融合大灣區,因為大灣區給我們很多機遇。但去了大灣區的人,絕對好容易往返兩地,因為我們有一小時生活圈。所以大灣區所帶來的機遇,如果有市民覺得這樣對他的成長好的,我不應該阻他,應該鼓勵他。

對於大學非本地生比例增至四成,李家超則重申不影響本地生學額,相反更令交流機會增加,擴闊視野。

記者:淳音 責編:李榮添 網編:江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