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立法會選戰進入倒數兩星期,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周一(6日)發表視像講話,聲稱選舉應具多元性,強調是搞「五光十色」,他同時批評有外部勢力抹黑選舉。分析認為,中、美正值民主外交戰,中方想以香港立法會選舉對外宣示中國式「民主」。
北京推動「完善」香港選舉制度後,首個立法會選舉將於本月19日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周一(6日)在「團結香港基金」旗下「香港地方志中心」,於香港禮賓府舉行的一個出版典禮中發表視像講話。
夏寶龍:我們不是搞清一色、是搞「五光十色」!
夏寶龍提到,新選舉具有重要意義,強調「愛國者治港的參與面很寬」,甚麼政治取態、背景等都能參與,例如有港漂、「老外」參選,因此可見選舉不是單聲道,其多元性、包容性等可謂前所未見。
夏寶龍說:我們講愛國者治港,絕不是要搞「清一色」,強調的是港獨份子、反中亂港份子,絕對不能進入特別行政區管治架構。愛國者治港是搞「五光十色」,是具有多樣性的。香港第7屆立法會選舉參選報名很踴躍,有關競選活動正在熱火朝天的開展,我為這樣的畫面和氣氛喝采、點讚!
不忘批評有外部勢力抹黑選舉
他稱引述「很多香港市民」所言,香港過去很長一段時期盲目追求西方式民主,實際上帶給香港社會的不是真正的民主,而是分化、惡鬥。他說「黑暴帶來的慘狀歷歷在目」,是他們心中的痛,香港居民並沒有真正享受民主,但新選舉制度則令香港回到良性競爭。
講話結尾,夏寶龍批評有外部勢力抹黑選舉,說國際上有些人罔顧事實,大肆抹黑、污衊香港的選舉制度,並說「他們不是民主課堂裡面的優等生、更沒有資格當『教師爺』」。
分析:美中正值民主外交戰 以此對外宣示中國式民主
香港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接受本台訪問時分析,中國官方的目標非常清晰,是要催谷投票率並非常重視其高低,因為這某程度反映官方所謂「完善選舉制度」後市民的反應。
劉銳紹說:這亦反映官方希望能夠主導形勢,包括選舉形勢及投票形勢。也希望能夠將其他負面的作用抵銷,包括他們認為會淡化選舉的言論,也希望較早時港府的一些行動,很可能導致的一些反效果,例如早期港府DQ一些願意參選的非建制人士。
除此之外,他說美、中正就民主問題展開輿論及外交戰,因此中方希望將香港立法會選舉成為正面教材。
劉銳紹說:中國較早時發表自己的民主白皮書、又對美國將會舉行的民主峰會口誅筆伐。他自然希望香港很快出現的立法會選舉,成為中國的一個正面教材,特別是提高了、催谷了的投票率之下,令到他可以作為一個對外宣示中國式民主的樣版。
153 名候選人中 自言為「非建制派」的只有 13 位
今屆立法會選舉共有153名候選人「合資格參選」。雖然全部90個議席均有競爭,但民主黨、公民黨等傳統民主派大黨均缺席參選,而自言為「非建制派」的候選人只有13位,佔總體不足1成,另外有28位候選人沒有提供政治背景資料。有聲音認為是次選舉「清一色」,令部分市民投票意欲大減,投票率受到關注。
另外,香港民主黨周一晚上召開特別中委會,處理2020年立法會選舉候選人尋求民主黨支持一事。該黨決定,是次立法會選舉,不會以黨名義支持任何候選人,但批准李洪波在新界西南選區,以個人名義支持劉卓裕。至於副主席梁翊婷涉違反黨內守則,未經批准簽署支持同意書予潘焯鴻一事,民主黨主席羅健熙表示,由於梁翊婷缺席會議,未能讓中委會成員在會上向當時人提出質詢,民主黨中委會將去信予梁翊婷要求書面解釋,並要求她下個會議出席解釋。
夏寶龍早於7月《港區國安法》一周年研討會上發表公開講話,對「堅定愛國者」提出5大要求,包括善於在治港實踐中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善於破解香港發展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善於為民眾辦實事等。
記者:文海欣 責編:張薇 網編:林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