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受疫情影響,首度取消遍布18區的年宵市場。香港民意研究所調查顯示,69%市民支持在全港各區定期舉辦社區墟市。對於今年年宵被取消,有團體表示,不少檔主都希望透過一次性節慶賺錢過年,惟今年生意大受打擊,這一年相當難過。
香港今年農曆新年,不會見到熱鬧的墟市。而過去一年受疫情影響,社區墟市越漸式微。
香港民意研究周五(28日)公布最新的 調查顯示,社區墟市受市民支持。民研在本周一至於四(24日至 27日)訪問了4,982名市民,有69%市民「支持」在全港各區定期舉辦社區墟市;26%稱「一半半」,3%「反對」。
在支持的受訪市民中,問到舉辦社區墟市的頻率,最多市民認為應每月一次,有33%。而對於港府應開放空置校舍、公共屋邨公共空間、天橋底等閒置空間設立社區墟市,有75%受訪市民「支持」,僅5%「反對」。
撐基層墟市聯盟:檔主盼一次性節慶賺錢過年
撐基層墟市聯盟發言人張延指,聯盟有10多個團體,過去每年舉辦近20次墟市,但因疫情關係,攤檔數目有限,而因限聚令等原因,過去一年亦只成功舉辦兩次,規模亦不大,平均只有30檔參加,檔主生意大受打擊。
張延說:各區NGO,我們很難長期申請墟市,舉辦的都是季節或節日性,例如復活、聖誕、新年、中秋等,但今年我們只是成功舉辦過……由上年疫情,即2021年到2022年整年間,基本上我們只舉辦過兩次成功的墟市,我們乾貨檔戶覺得很受影響,連續兩年取消乾貨檔口,都有不少檔主都嘗試希望透過以一次性節慶賺錢過年,但都影響他們沒有收入。
受疫情影響,2021年的年宵保留了濕貨區,取消了乾貨;今年更首度取消遍布18區的年宵市場,檔主大失預算。
新年買花是中國風俗
今年食環署取消各區年宵,料旺角花墟將迫爆買花人流。警方早前表示,於農曆新年前夕的年廿五(27日)開始,一連5日實施人流管制。警方早前開記招限制旺角花墟人流,西九龍總區(行動)高級警司黃志威又問到,市民是否一定要買花過年?為何要在最迫的時候買?
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表示,以往就算有年宵市場,市民到花墟買花都要實施人流管制,預期今年情況更混亂,他指新年買花是中國人的風俗,不容易改變。
章彤輝說:這都是中國風俗的一部分,其實它有文化的傳統,現在比較淡薄但仍然存在,或者用一些新的形式延續,這是市民生活的風俗,都不容易改變到。如果18區都不開放,大家心目中只好去花墟,如果整個香港的焦點都是到花墟買年花,所出現的情況極度混亂。
年宵花市首度取消 章彤輝:花農這一年相當難過
章彤輝認識部分業界人士,他以桃花為例,18區年宵花市預計會損失數以千萬計,他指花農角色被動,沒有選擇,指他們「有困難唔識講」,相信業界都感到擔憂,又指他們「這一年相當難過」。
香港民意研究所調查顯示,約5000名受訪市民中, 57%認為現行限聚令太緊,57%認為不應設限,43%認為現行限聚令不太緊。
章彤輝指,最近疫情數字對於一般人來說算是好有壓力,不少飲食及零售業界對於政府將社交距離措施延至2月17日均表示十分無奈。期望政府能採取主動及盡早推出一些補貼或賠償等方案,日後亦應細化行業內防疫要求,避免「一刀切」推行防疫措施令整個飲食行業都受影響。
記者:董舒悅 責編:李世民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