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社區檢測計劃下周二展開 批評聲音不絕於耳

0:00 / 0:00

港府將於下周二(9月1日)開展全民自願檢測新冠病毒,全港18區設141間社區檢測中心採樣,包括學校、社區中心、體育館和商場等。其中九展中心選址惹起爭議。有附近上班的市民憂慮其位於工商區車水馬龍,恐檢測中心淪為「爆疫中心」,又指對政府失信,不會參與計劃。有立法會議員和醫生直斥港府選址輕率。 (李智智 報道)

香港全民自願參與的「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將於下周二展開;本周六(8月29日)開始接受預約。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本周五(8月28日)出席立法會內委會特別會議時,形容全民檢測工作「十分重要」,有助盡早切斷隱型傳播鍊,籲市民踴躍參與。

不過,社會對該計劃疑慮重重,除了該計劃早前被揭是由多間中資機構負責,令不少市民擔心個人資料被「送中」和對取樣成效成疑外,該計劃的選址亦引起爭議。

政府公布共141間社區檢測中心的地點,遍及全港18區,以元朗區最多,有14間。選址主要分為三類,包括官校、政府社區中心和體育館,灣仔會展中心、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香港遊樂場協會麥花臣場館和伊利沙伯體育館均有上榜。另包括政府總部,惟不設預約。選址以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最受爭議。

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為141間政府社區檢測中心的地點之一。(張展豪 攝)
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為141間政府社區檢測中心的地點之一。(張展豪 攝)

本台記者到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實地視察,該中心位於工商廈林立地區,不時舉辦大型展覽,附近經常有大量穿梭巴士往來。而該中心用作檢測的「匯星」場地位於三樓,其樓上為寫字樓,包括位於4樓的醫管局資料科技及醫療信息部,其樓下則為食肆、商店和超市。

在附近上班的市民陳先生對政府將「九展」用作新冠病毒檢測中心深感憂慮。他稱,該址人流頻繁,恐檢測中心遲早變「爆疫中心」。 他表示未來不敢再到九展,又指「沒事都不會去做檢測」,以免惹病。

陳先生說:你不會知道那些檢測人士,可能用穿梭巴士或步行,不知自己有否染病,可能傳染了別人。現在政府的東西是摸不頭腦。

九展中心用作檢測的「匯星」場地位於三樓。(李智智 攝)

而前來九展中心購物的市民黃先生(化名)同樣認為,九展不是一個合適的檢測選址,又稱在市民對政府失信的情況下,政府政策一意孤行,並無詳細交代和澄清計劃詳情,難以說服市民參與,他亦表示不會參與計劃。

黃先生(化名)說:你要令人信服,要講得清晰說服別人。檢測制度、程序和資料保密,確保才可以做(全民檢測),未清楚所有東西,(政府)就是失信。
記者:會否做檢查?
黃先生(化名)說:一定不會呀。

醫管局資料科技及醫療信息部在九展中心設有辦公室。(李智智 攝)
醫管局資料科技及醫療信息部在九展中心設有辦公室。(李智智 攝)

醫管局員工陣線主席余慧明指,醫管局總部在九展中心設有辦公室,逾數百名員工會在此工作,認為局方無盡力保障員工安全,她對此表示極度遺憾。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本周五接受香港電台《千禧年代》訪問時,直言不知道中心會否設有高效能過濾抽風系統。他又以韓國的檢測為例,指當地會安排市民進入如電話亭設計的負壓裝置內。他建議,香港若不能做到類似安排,或劃定合適距離的採樣區,若有人採樣時打噴嚏或咳嗽,相關區域或須暫停使用一段時間。

立法會(醫學界)議員郭家麒認為政府在選址上態度輕率、不負責任,他又指政府大部分選址都是室內,有違於專家建議的露天或半露天場地,室內通風設備存在隱憂。

郭家麒說:由於是取鼻咽,有時會引起咳嗽、嘔吐和嗆到,病菌者會發出大量病毒。商場使用的市民,包括購物、食肆或者寫字樓上班的,所有人風險都在,政府選擇這些地點時沒有考慮,會使用同一場地市民或上班市民,是輕率或不負責任。

郭家麒又質疑全民檢測成效有限,相反參與者要面對的風險極高,「漫無目的」檢測恐有反效果。

郭家麒說:最大問題是,無法說服專家和傳染病醫生,甚至公眾,全民檢測的作用,幫助多大?是否會構成工作人員、市民和影響?很多問題到今日,幾日後已經會做檢測,完全沒有回答。我們都是不明白,但政府一意孤行,為政治目的,我們是明白。在傳染病角度來言,實質作用和意義不大。

政府專家兼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由於天氣炎熱,室內選址較為合適。而有關選址場地有嚴格的要求,如場地大小和人流控制,政府已安排工程人員確保通風系統必須獨立於場地設施和每小時總換氣最少6次,認為市民無需擔心。他又指,全民檢測可助找出隱性帶菌者,只要參加人數多,計劃仍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