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港政策法》年度報告料將公布 譚文豪籲華府設投訴機制

0:00 / 0:00

首份《美港政策法》年度報告預計即將公布,外界都關注香港官員或警方會否被制裁。數名港方議員及官員早前到美國訪問,周二(10日)有返港民主派議員稱行程的其中一個焦點包括與美方代表討論如何啓動「人權法案」的制裁機制。不過有建制派人員揚言看不到香港會被制裁。另外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坦言,對美方在短期内採取制裁措施並不樂觀,因此要有進一步行動令美方聚焦議題。(文海欣 報道)

美國在去年11月正式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後,根據這項聯邦法律,美國國務卿將每年審視香港自治情況,決定是否繼續給予香港特殊地位,以及授權美國政府可對侵害香港人權的人實施制裁。美方預料將於本月底按《美港政策法》及《人權法案》要求,發表首份年度認證報告,對香港自治狀況作出評估。

香港3名民主派議員、4名行會成員及港府代表上周參與由非政府組織World Affairs Council舉辦的「美港交流會」,到當地展開4天訪問行程,期間會討論對香港獨立關稅區的取態及《人權法案》的相關制裁事宜。


隨團的民主派成員有專業議政莫乃光、梁繼昌及公民黨立法會議員譚文豪。譚文豪周二(10日)結束行程返港後,隨即到網台城寨出席錄影節目,他表示此行其中一個討論焦點包括如何啓動《人權法案》的制裁機制,並向美方解釋及證明香港的現有制度已經失效、不能制裁違法的警員。譚文豪認為美方要有機制讓人自己去投訴違反人權的港官或警察等,讓美方調查。

譚文豪說:我在美國說得非常清楚,無論如何都要有一個機制,讓人去投訴。這份文件不能馬虎,並不是一本雜誌,這是法律,是你(美國)國家的法律。你如何去執行,我只是想知道這個。所以我不太擔心你(節目主持)所指他們(美國)不會做些甚麼,他們去年也說過不會通過法案,但最終不也是通過了。

另外4名行會成員,包括行會召集人陳智思、立法會建制派「班長」廖長江、新民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及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張國鈞,他們訪美期間與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副助卿費德瑋、美國駐港澳總領事史墨客,以及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幕僚等官員會面。他們返港後周二見記者講述有關詳情。其中葉劉淑議稱香港既沒有非法移交及非法禁錮等,亦沒有非常嚴重違反人權國際標準的事件,因此看不到香港會被制裁。

葉劉淑議說:他們的行政部門是非常不願意施加制裁,門檻亦相當高。所以我個人來說就看不到他們會如何向香港施加制裁。

而陳智思透露雙方就法案的制裁條款只討論了很短時間,他續指已向美方表達通過人權法案時機不適合,因為香港社會當時充斥矛盾,通過議案只會令香港加劇分化。

另一方面,為推動美國政府在貫徹相關法律上作出實質行動,香港眾志、香港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等團體,發起「致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奥的公開信」,希望喚醒美國政壇對香港的關注。當中超過100個公民團體、國際非政府組織等、另外亦有50名區議員參與聯署,他們希望蓬佩奥能把兩項建議列入年檢報告中,包括「全面民主化應明確規定為未來年度認證的重要條件」及「正式啟動調查程序以確認和考慮對涉事的港府官員實施制裁」。

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表示,就美國總統初選、新冠肺炎疫情、環球經濟下行影響等,對美國立即採取制裁行動存在不利好因素,另外,新一屆政府都非常影響戰線的進展,所以他希望透過聯署等行動,令美國聚焦回香港自治人權議題上。另外香港眾志會就調查警暴及官員有更完善搜證系統,完成後能遞交至美方以便更易收集搜證情報。

黃之鋒說:即使未有立即制裁,其實我們都認為在「人權民主法案」上都有在美國戰線繼續推動的工作,特別是我們相信未來一、兩年如何能推動美國啟動調查及就警政暴力問題,有更完善的情報收集系統。這兩點香港眾志都會努力推動。希望讓美國未來若確認要制裁任何「賣港官員」及「黑警」時,能有更完善資訊及情報,更得心應手。

另外,今次建制派官員與美方官員會面亦有談及香港經濟問題,或會影響美國對港制裁的決策;前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發言人張崑陽指, 美國當然重視香港經濟,過去同樣有商會去美國遊說,但最終美國亦有通過《人權法案》,可見美方不止重視經濟。

發起聯署的組織透露未來的行動有網上及設街站收集聯署、以及本周日(15日)將有大型網上集會「美國戰線如箭在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