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腕清零】港府研以「疫苗護照」實名追蹤 港府專家顧問:現階段不適合

0:00 / 0:00

香港第五波新冠疫情爆發,10多位立法會議員將內防Omicron擴散的重大「漏洞」,歸咎於「安心出行」沒有實名追蹤功能。惟有港媒引消息稱,港府認為「安心出行」實名制不可行,但會研究部分議員提議的結合「疫苗護照」來「實名追蹤」。不過,有港府專家顧問向本台稱,社會對實名制存在爭議,認為現階段推行並不適合,又形容「大家肯打針已經很好」。

建制議員:「安心出行」無追蹤功能是重大「漏洞」

香港被絕大部分建制派主導的立法會,周三(19日)大比數通過由新民黨黎棟國提出,有關嚴防新冠病毒輸入、阻止擴散,以及盡早通關的議員修訂議案,包括要求政府強化「安心出行」功能,及堵塞現行貨機機組人員檢疫漏洞等。

會上除了唯一非建制派的新思維狄志遠,幾乎所有議員都表示支持港府推行「安心出行」實名追蹤,認為「安心出行」沒有追蹤功能是內防疫情擴散的重大「漏洞」。民建聯葛珮帆更進一步提出,把握2月24日實施的「疫苗氣泡」契機,結合「疫苗護照」推行實名制,斥政府過去對私隱問題太多顧慮,不願做追蹤。

港府專家顧問:實名制在中國較為接受

不過,民主黨醫療政策發言人袁海文表示,現時行「疫苗氣泡」或「疫苗護照」仍有爭議,包括在低死亡和感染率情況下,卻進一步強制禁止市民出入自由;以及市民對接種疫苗仍有憂慮,故若現時再推行實名制,市民「更難以接受」。

而港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亦向本台稱,現階段不宜推行實名制。

許樹昌說:實名制在中國較為接受,但在香港以往都沒有做到,因為市民未必願意接受。我相信先做好「疫苗護照」,起碼證明了已打針才進入餐廳和娛樂場所,先看看市民反應,你不能一下子就去到那麼盡。

值得留意的是,提出議案的黎棟國,為牽涉「洪為民生日宴風波」的20位建制派立法會議員之一。在風波被揭發後,他與有份出席生日宴的何君堯、容海恩、周文港、林智遠、邱達根、陳家珮,連同其他議員共15人,向特首林鄭月娥發出聯署信,要求「安心出行」實名制,將收集的個人身份、手機號碼、針咭、定位服務,以自動記錄及上載行程記錄;又建議港府建立加密的中央數據庫,將「安心出行」、「智方便」及「香港健康碼」的身份認證互通等。

對於要否推行額外實名制追蹤,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在立法會表示,正聯同食衞局研究「其他可行技術方案」,以更準確追蹤病毒來源。

港媒:港府傾向「疫苗護照」實名制

據親中港媒《星島日報》引述消息報道,港府內部目前無意將「安心出行」加入實名追蹤紀錄,又認為技術執行上難以處理,例如香港沒有實施實名制電話卡;市民可手持多部電話阻礙追蹤。有關報道指,港府較傾向於葛珮帆提出的「疫苗護照」實名制方法,正研究確認市民有接種疫苗之餘,再一併取得市民進入場所的紀錄,主動追蹤到所有密切接觸者。

有關透過「安心出行」紀錄,結合「疫苗護照」實名制追蹤,其作用被指與議員要求的「安心出行」實名制「異曲同工」。

外國「疫苗護照」計劃 甚少加入當地行程追蹤

翻查資料,過去實行類似「疫苗護照」計劃的國家或地區,為公平起見,大多數為方便民眾出入境為首要目標,並無加入當地行程的追蹤。而少數國家如以色列和丹麥等,把「疫苗護照」應用於當地餐廳、健身室、運動場所等,並設懲罰機制。

許樹昌認為,若然經推行「疫苗護照」後已令打疫苗比例上升,而社會亦不見再有大爆發,「沒有實名追蹤都可以接受」。

截至周三晚上8時,香港打第一針比率達77%,而完成兩針比率為逾70%,早已達成去年9月港府訂下的打針比率逾70%的目標。惟港府專家顧問、香港著名微生物學專家袁國勇認為,要在7月前推高至九成九接種率,才有效防疫。

記者:李若如 責編:李世民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