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失港青】警方:修運動被捕學生達4009名 出獄青年成「雙失」團體盼給「更生機會」

0:00 / 0:00

2019年香港反修例事件逾萬人被捕,當中逾4,000名為學生。有協助被捕青年的志願組織透露,目前的個案中,有約70宗是涉案青年,當中有年輕人大學畢業後找工作,因有案件在身不獲錄用。組織盼望社會不要放棄年輕人,讓他們有「第二次」機會。

反修例運動涉及眾多青年被捕,他們除了要面對漫長的審訊,更要思考如何重啟「第二人生」。

為「反送中」運動涉案青年提供社會心理輔導及司法支援等服務的「蛻變計劃」,首創總監宋陳寶蓮對本台指,目前接觸的個案中,有約70宗是涉案青年,當中有40多宗個案是參與「生涯重塑計劃」,至少10位是中學生,其餘有大專生,不少人面對暴動罪及非法集結等控罪。組織不止協助被捕人士出獄後找工作,更包括協助正面對審訊的年輕人,如何處理學業問題。

宋陳寶蓮:被捕青年因有案件在身遭受歧視

除了學業問題,一些被捕人士想再投身社會亦遇上困難。宋陳寶蓮指,接觸其中一宗個案,被告讀書聰穎,今年底大學畢業後找到一份金融業的實習,但因有案件在身而不獲錄用。

宋陳寶蓮說:現在不是問你有沒有案底,問你有沒有案件在身,你一定要如實作答,他有一份很好的實習,都不能做,他在申請實習時都遇到很多歧視,說他有紀錄,有案件在身,其實未判不應該當他有罪,我們都有個案是最後無罪釋放。我們在跟他說「你要積極轉行,轉一些其他工種」。

宋陳寶蓮:盼政府各界寬容、彈性處理

宋陳寶蓮稱,一些需要許可的專業工種,都要求求職者必須「背景乾淨」,例如金融、教師、會計、護士等;而一些專科、政府資助的大專學位,被捕人士都可能比較難報讀,她明白行業及政府間有不同的考慮,但是希望社會各界對青年人多加包容。

宋陳寶蓮說:我們很努力與很多僱主聯繫,為他們(年輕人)說項,為他們的需要發聲,我們都看到社會上一些僱主都願意給他們機會,但是我們覺得應該可以多做一點,我當然希望政府能夠寬容,培養一個專業人才很困難,整個社會應該可以更包容,因為這些年輕人的初心,有很多都是為香港好。

宋陳寶蓮指,每間學校的處理手法不同,「蛻變計劃」接觸的個案中,大多中學都願意協助被捕學生,為他們預留學位;而大學的情況比較複雜,因部分政府資助的學科修畢後,需要取得許可才能就業,涉及不同持分者,需要多方溝通。

港媒:有被捕學生考入大學 出獄後被踢出校

香港傳媒《明報》報道,有學生保釋期間考入大學,定罪出獄後即被開除學籍,感震驚徬徨,但已決心再戰文憑試;有中學生於案件未開審就被「踢出校」,要四處「叩門」,但也有學生順利重返校園。

報道引述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教聯會副主席朱國強表示,學校應先與出獄學生傾談及了解其想法,如已悔改,值得給予更生機會。經民聯議員梁美芬就建議,港府跨局合作推出計劃,協助出獄並有悔意的年輕人更生,強調社會傷口需復元,要推動社會復和。

港警:反修例逾萬人被捕 逾 4,000 名學生

據香港警方周二(18日)提供予本台的數字,截至去年11月30日,反修例運動中共10,270人被捕,4,009名為學生,當中1,117人已被檢控;有1,754人為18歲以下的未成年,當中496人已被控。

記者:董舒悅 責編:李世民 網編:江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