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招聘青年人作政策研究 民主派批評政治騷

0:00 / 0:00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改組中央政策組,公開招聘數十位青年人加入做政策研究;建制派的反應正面,認為政府吸納青年人意見是好事,亦有黨員有興趣應徵,但民主派就批評政府的做法只是政治騷。(林國立 報道)

特首林鄭月娥在參選政綱和施政報告之中,多次強調要吸納青年人意見。特區政府周五(27日)在多份報章刊登廣告,為將改組的中央政策組,招聘兩個職級的政策及項目統籌主任,按資歷月薪由3萬至9萬5千元不等,合約期3年,預計招聘20至30位青年人從事政策研究工作。

建制派民建聯主席李慧琼回應本台查詢時表示,政府吸納年輕人是好事,他們的黨亦有年輕成員有興趣應徵。

李慧琼說︰吸納青年人,讓青年人可以在公共政策方面,直接向行政機關表達,肯定是好事,我們當然希望特區政府,不止中策組,可以有其他渠道直接和青年人接觸,今日都有民建聯的青年成員問我,表示有興趣(應徵),我就說知道是公開招聘的,你必須憑自己的實力去投考。

但民主派的反應顯得冷淡,本身從事土地政策研究7年、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政府的招聘薪酬待遇優厚,但他不會考慮,批評政府經常扭曲研究結果,為政策護航,不是真心做政策研究。

陳劍青說︰找青年推銷員為它推銷政策罷了,不是真的想找人做政策研究,一直中央政策組做的,其實更多是政府透過研究的命題,做政策護航,所以其實不是做研究,更多是想透過請一些年輕人,為政府背書,當然薪酬是吸引,但問題是你不是純粹看錢,如果只是看錢的就去吧。

人民力量議員陳志全接受本台訪問時批評,特區政府一直漠視青年人的聲音,不斷打壓年輕抗爭者,招聘青年人入政府做研究,只是政治花瓶。

陳志全說︰如果真的尊重年輕人的意見,其實我們很多社會運動的參與者,其實他們都是精英,很多意見亦很關心社會,但看看政府如何對他們,如何看待他們的意見,所以開幾個(職)位重金吸引年輕人,一定會有人應聘的,但它請回來的是甚麼人,我想都是親建制的年輕人,近政府思維聽政府話,所以我不會覺得實際上會有甚麼作用,都是一個裝飾花瓶的作用。

中央政策組前首席顧問劉兆佳接受電台訪問指出,政府做研究需與各方協調討論,有時難免要妥協,對青年人或做學術研究的學者來說,會有挫敗感。

劉兆佳說︰你在政府做的確有限制,對年青人來說,之前之後都要和政府內部做協調,可能產生一種挫敗感。

不過劉兆佳亦指出,在政府做研究,結果能直接交予政府,獲採納推行機會較高。

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在1989年成立,直接向特首負責,協助特首收集民意和制訂政策,但沒有具體職權,中策組制訂的報告亦不會對外公開。林鄭月娥在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提出改組中央政策組,成為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但具體細節未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