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場案】控方:立場員工卡「星星之火」引聯想 鍾沛權:以聯想提控壓言論

2023.01.27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立場案】控方:立場員工卡「星星之火」引聯想 鍾沛權:以聯想提控壓言論 香港《立場新聞》案周五(27日)續審,控方就《立場》特刊內一張員工卡片印有「星星之火」字眼,稱可聯想到「星火基金」。
粵語組製圖

香港《立場新聞》案周五(27日)續審,控方就《立場》特刊內一張員工卡片印有「星星之火」字眼,稱可聯想到「星火基金」。原總編鍾沛權質疑控方提出的檢控證據薄弱,認為將「無邊無際」的聯想用於刑事檢控盤問中,令傳媒機構關閉、有人要還押,對言論自由的寒蟬效應大得不符比例。

控方稱從「星星之火」聯想「星火基金」

「立場案」踏入第25天審訊,控方代表為署理高級助理刑事檢控專員伍淑娟及署理高級檢控官徐倩姿,伍淑娟就《立場》特刊《立誌》盤問鍾沛權,並在庭上展示其中印有員工卡片的兩頁,稱留意到該頁面的標題為「場內」,問意思為何,鍾沛權讀出該頁面簡介:「每位《立場》同事,不論崗位,入職都要自選四字詞語印於卡片上,N個同事,N種信念,N種立場。」表示由同事自選的四字詞語,是同事的自我勉勵或自我期許。

法官郭偉健就問,是否任何自選四字詞語也可,如「開工大吉都得?」鍾稱「可以」,並表示「『信念』比較廣泛,可能法官你理解係政治信念」,而開工大吉其實亦可代表期望生活及工作輕鬆。

伍淑娟又追問,指自己「最初睇呢版,以為你哋出字畀佢(同事)揀」,鍾強調四字詞由同事自選,有同事選擇「勿忘初衷」、「見賢思齊」,甚至在主控眼中特別敏感的「齊上齊落」、「有種責任」等;而其中一張卡片寫上「星星之火」,伍淑娟就指「令人有聯想」,換來鍾沛權顯得意外:「星星之火都有聯想?任何一句都可以有聯想」,又反問:「你會唔會感受到年輕新聞工作者嘅熱誠?」而伍淑娟就回應自己聯想到「星火基金」(指為支援因社會運動而被捕的人士設立的「星火同盟抗爭支援」組織,該組織 4名成員在2019年被當局指涉嫌洗黑錢拘捕,銀行戶口遭凍結)。旁聽席聞言,即時一片譁然。

鍾沛權質疑寒蟬效應跟打壓效果不符比例

鍾沛權續指,員工卡片亦包括「風林火山」四字,「我記得前線警員好似都有,你會唔會聯想起我同事呢」?繼而稱:「我哋做一個刑事檢控,如果純粹透過聯想、一啲不言而喻,開始做成個檢控過程,唔好講定罪啦,有人需要還押,有傳媒需要關閉,對言論自由嘅寒蟬效應、打壓效果,係咪大到一個不符比例呢?」

鍾沛權又表示,警員早前在《立場》網站截取500多篇、主觀認為有煽動成分的文章,又指控方見到「幾隻字就有聯想,對我質問,我非常詫異,點解刑事檢控攞出嚟嘅證據,咁薄弱之餘,係加諸咁多主觀嘅聯想、猜測」又指若凡事以控方所言要事事考慮或會構成煽動,會令傳媒不斷收窄紅線,而「參考」控方過去數十日提出的標準,更直言「我唔識做(新聞)」。伍淑娟就回應稱:「唔係咁樣嘅,當然要睇證據啦!」

《立場新聞》原總編鍾沛權(路透社資料圖片)
《立場新聞》原總編鍾沛權(路透社資料圖片)

否認諷刺配圖在遊行日前後發布沒火上加油

至於卡片上的四字詞,鍾沛權重申只是公司的傳統,給予同事小位置表達信念或座右銘,希望控方不要過份解讀,有不少同事會寫上「真相、公義、憐憫、平等、自由」等字眼,而每個人都有其信念和對事物的立場,「伍專員都會有」。

控方亦就《立誌》內的「美術部經典作品」作出盤問,伍淑娟質疑有配圖會令警隊覺得醜化他們;鍾沛權重申諷刺漫畫是開放讓讀者理解;而法官就問到,為何這幅配圖被列入「美術部經典作品」,鍾再解釋是同事揀選「覺得有效果,睇完有深刻印象,我尊重選擇」。

伍淑娟就指,有關配圖在民間人權陣線舉辦「國際人權日」遊行當日及翌日發布,詢問鍾是否火上加油及煽動?鍾強調,政治漫畫是針對政府機構、當權者,在嚴肅報道外,針砭時弊、諷刺政府部門失職,亦會反映民情,認為配圖只是獨立地配合當日新聞,與當日社會事件沒有直接關係,亦「唔覺有火上加油」。

案件押後至下周五續審 辯方望3月前完成證供及結案陳辭

控方亦觸及被指涉及煽動的文章,包括就《【博客文章】2020 香港新詞(區家麟)》一文展開盤問,先展示文章配圖,指圖片看似是香港島的背影,天空一片暗淡,「唔知係咪形容山雨欲來」,並關注文章為何將「中央改變遊戲規則」與新冠肺炎拉上關係。

鍾沛權回應,指內地或香港近年以防疫為名,實施很多不同的控制措施,包括內地的健康碼追蹤及香港的限聚令,可理解為改變遊戲規則,有一定事實基礎;惟伍淑娟質疑看不見事實基礎,鍾就指,不可能在評論文章中解說所有事實背景,指區家麟是基於事實基礎作分析再提出質疑,重申「芸芸咁多個專欄作者,區家麟寫嘅文章係好高質素,佢唔會無的放矢,如果你連區家麟嘅文章都覺得……每個觀點逐個抽秤、話無事實根據,你唔同意就係煽動,香港無乜評論文章可以發表。」

本案原定審期周五結束,案件押後至下周五(2月3日)續審,控方繼續盤問鍾沛權,而控方在盤問鍾沛權後,亦要處理另一被告署任總編林紹桐的證供,料需時6天才完成。法官郭偉健指,未知本案何時審結,但他因私人理由,4月份無法處理本案;而辯方就希望能在3月前完成證供及結案陳辭。

案件編號:DCCC265/2022

記者:吳婷康/程文 責編:畢子默

----------

小知識:

「星星之火」一詞在中共語境中經常出現。

例如中共前領導人毛澤東在1930年1月5日寫給林彪的公開信,原標題是《時局的估量與紅軍行動問題》,其中有名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後被作為標題收入《毛澤東選集》。此信主要目的是為了幫助林彪轉變對中國革命的悲觀思想認識,指出中國革命走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可能性。

另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6年2月3日到江西考察時發表講話,期間指「堅定的共產黨人依然高擎火炬前行,堅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