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反修例運動期間,大批市民為聲援在理大內的示威者,在11月18日於理大外圍、尖沙咀一帶聚集,結果多人被拘控。其中一宗涉及19人被控非法集結的案件,本周三(16日)在暫代區域法院的西九龍裁判法院續審,由否認控罪的被告之一、案發時就讀動畫及視覺特效系的女大學生出庭作供。女生在庭上解釋,自己當日到場是為畢業動畫作品取景繪圖,辯方更在庭上播放該動畫的最終完成版本,播放動畫其間,庭上包括法官在內的眾人均聚精會神觀看。
動畫主題為「番工啦香港人」
本案涉及的19名被告,依次為吳肇韜(19歲,均為案發年齡)、何兆川(23歲)、陳思晨(22歲)、高敬希(18歲)、陳綺敏(37歲)、王穎彤(21歲)、許巧靜(22歲)、洪妙賢(24歲)、陳東成(43歲)、鄧耀雄(24歲)、鄭肇其(52歲)、施雄國(36歲)、鄭瑞琪(30歲)、陳正雯(20歲)、蔡蒨盈(28歲)、程曉君(27歲)、鍾靜純(28歲)、江麗華(27歲)及劉頌祈(27歲);控罪指各人於2019年11月18日,在尖沙咀科學館廣場一帶,連同其他身分不詳的人非法集結。
案中第8被告許巧靜選擇出庭作供自辯,供稱自己在案發時正就讀香港公開大學動畫及視覺特效系4年級,當天到尖沙咀是計劃為自己的畢業動畫作品取景。辯方繼而在庭上展示被告與組員同學的匯報投影片,當中可見相關的動畫,主題為「番工啦香港人」。被告解釋,故事講述主角在「笠笠亂」情況下仍堅持返工,又坦言本打算以示威為故事背景,但跟組員討論後,認為題材太敏感,因此改為選擇打風作故事背景。
案發日為星期一 可觀察市民上班情況
許進一步解釋,有關故事靈感,來自一段當時熱門新聞片段,一名市民「黎先生」接受記者訪問,並在鏡頭前表示「我嘅訴求就係返工」;辯方之後在庭上播出相關新聞片段,庭上引來零星笑聲。
辯方之後展示相關動畫的工作時序表,顯示在2019年11月16日至29日,為製作動畫第二階段。許表示,由於後期製作需時,故她需提早開始繪畫草圖,再由其他組員處理後期製作。辯方然後追問許,她為何要選擇在11月18日到尖沙咀取景?許回應指,自己當時需兼顧學業及兼職工作,時間較繁忙,故擔心趕不上期限,加上案發當日是星期一,認為可觀察市民上班的情況。
庭上播放相關動畫的最終完成品
根據辯方展示許當日以鉛筆手繪的草稿,畫中景象包括控罪地點附近的噴水池和高樓大廈,辯方隨後在庭上播放相關動畫的最終完成品。從畫面可見,男主角在十號風球後執意上班,在一片狼藉的馬路上徒步飛奔回公司,旅途遇上各種光怪陸離情景。播放動畫其間,庭上包括法官在內的眾人均聚精會神觀看,不少律師甚至對螢幕露出會心微笑。
許之後在作供時憶述,自己當日早上乘搭友人的順風車往尖沙咀,於尖東海旁附近下車,隨後步行至尖東噴水池,取景完成後,走入摩地道通往科學館廣場的一段小巷,指由於該小巷當時有不少正在吸煙的上班族,因而吸引她駐足觀察一會。她又指,自己之後再走近廣場時,聽到後方有腳步聲,發現一隊防暴警察向廣場方向衝前,於是打算讓路給警方,便行向附近防煙門凹位,又指因擔心警方誤會,故沒有逃跑,而當時曾有警員著她不要逗留,指示她走向廣場,但她到達廣場時,便有另一警員衝向她及命令「踎低」,及後與其他人一同被拘捕。
強調無意進入理大及參與任何非法集結
警方之後從她的背包內,撿取了一個眼罩、一個口罩及一把綁起的縮骨遮。許庭上解釋,自己曾在深水埗放工時遇上警方施放催淚彈,當刻眼睛刺痛至無法視物,幸有路人為她送上眼罩及口罩,戴上後得以舒緩,才能步行至地鐵站,自此外出都帶上眼罩和口罩以備不時之需;而縮骨遮就是個人習慣,長期放在背包供雨天或太陽猛烈時使用。
許亦供稱,知悉理大內外有示威行動,但自己並不清楚尖沙咀與理大距離接近,故沒有擔心個人安危,強調自己無意進入理大,也無意參與任何非法集結。聆訊周四(17日)繼續。
案件編號:DCCC855/2020、DCCC475/2021、DCCC609/2021(已合併)
記者:吳婷康 責編:李世民 網編:江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