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案】陳指警搜報館沒針對新聞材料 若黎節目違法不會刊登

0:00 / 0:00

「黎智英案」周三(28日)續審,時任《蘋果日報》副社長陳沛敏同意黎智英被起訴國安罪名前,一直認為《蘋果》新聞報道沒有違法,而警方當日搜查報館時,也聲稱不是針對新聞材料。陳沛敏又同意,黎從沒要求做違反《國安法》的事情,惟她指黎的對談節目及專欄都在《蘋果》發布,同意若肯定內容違法就不會刊登,同時重申編採部不會改動黎的文章,亦無法參與黎的直播節目。

當黎親自提出「好難置之不理」

代表黎智英的辯方資深大律師彭耀鴻續盤問陳沛敏,展示黎向陳轉發前民主黨主席李永達的訊息,提及找人訪問並以拍攝背影方式處理照片;辯方指黎的說法屬建議,陳就形容黎語氣「客氣」,但同時強調當黎親自提出,「我好難置之不理」,又指張劍虹有時亦會向她跟進黎的意見,而她會視之為「需要去執行」的事情。

辯方再展示黎轉發「香港監察」創辦人羅傑斯發出的新聞稿,並表示「不知你希望怎樣處理。這來自羅傑斯」;辯方再指黎只是「提建議」,交由陳作最終決定。陳解釋,當時羅傑斯已有她和其他記者的聯絡方法,黎亦知悉但仍特意轉發新聞稿,指她當時理解,是黎認為新聞稿有新聞價值,直言「作為我哋老闆係推薦我哋去出」。法官李運騰就追問陳,會否可能只是她「感覺」黎在作出指示?陳回應「可能性不大」,指如黎根本認為不重要,可著對方直接把新聞稿傳予記者或編輯。

同意太子站事件改動A1頭版決定

辯方另展示一則同類訊息,黎用的字眼改為「請看看你可以做甚麼幫羅傑斯」(Please see what you can do to help Ben),傾向是「指示」而非「建議」。陳就強調,黎持續把「香港監察」的文章轉發並要求她處理,她會歸納為黎對該組織較重視,或想幫助他們;她之後在辯方追問下同意,黎很少跟進所提出的建議,但亦會向張劍虹作出指示,而張會向她了解事情的跟進情況。

辯方又展示《蘋果》在2019年9月1日頭版的報道,標題為〈港鐵大搜捕 釀元朗恐襲2.0 速龍無差別毆市民〉,同時展示陳與時任執行總編輯林文宗的訊息對話內容,林表示會把A1頭版換成「太子站無差別打人」,陳同意及回應「好離譜」。陳在庭上憶述,相關新聞在夜晚時段發生,當時已離開公司,版面交由林文宗負責處理,她亦同意變動頭版,指自己在家看電視新聞或社交媒體的片段,加上當時輿論即時反應,「我覺得係可以做A1」。陳又同意,做頭版報道是因有新聞價值,同時符合她反對「警暴」的價值取態,但補充自己跟林文宗「都知道黎生都係好重視『警暴』呢個新聞」。

辯方之後問陳,報道標題是否符合她在電視新聞所見?陳回應「可以咁講」,但解釋由於標題需按內文而定,當日也依賴報館同事的決定,「理論上佢哋先最清楚《蘋果日報》有啲咩料」,又指除非自己看到標題認為有很大疑問,否則通常都依賴同事核對報道的標題。辯方再追問她最後是否滿意標題,以及是否符合她從電視上所見的事件;陳指自己當時沒有異議。

曾向論壇版主管轉達黎欲邀「桑普」當專欄寫手

辯方亦展示陳沛敏與論壇版主管楊清奇的對話訊息,陳確認她會轉交投稿建議楊考慮,對方有時同意,但有時也會不同意,並指自己「其實我都冇畀建議,我只係轉交讀者投稿」。辯方追問兩人的對話方式,與她跟黎對話方式的分別,陳同意指在於黎是老闆,而她沒有對楊作指示,新聞與論壇版亦互不干預。

辯方又特別指出,陳曾轉達「老闆」望找桑普為專欄寫手,但論壇版主管楊清奇指桑普「文章怪怪的」,且公開主張「港獨」,最後也沒有採用桑普的文章。陳憶述她向張劍虹轉達意見後,張回應指既然有法律考慮就作罷。辯方就向陳指出,黎智英實際上從未主張「港獨」,甚至反對「港獨」;陳回應指沒聽過黎提出過有關主張,但不記得黎有否表明反對「港獨」。

指涉案人物李宇軒跟報館運作無關

辯方再展示黎智英在《國安法》公布後的訊息,表示「看了《國安法》細節嚇了一跳」,又稱「先要想好策略對付,不容魯莾」。陳在盤問下同意,當時理解黎是指需要改變做法以避免觸犯《國安法》,之後她與其他編輯也有避免在報道中使用某些字眼,而黎被起訴國安罪名後,《蘋果》也下架有關文章。

辯方之後就指出,陳早前在主問下,曾指黎智英被起訴國安罪名前,一直認為《蘋果》沒有違法,陳確認並憶述警方於2020年8月搜查報館時,提供的說法是「並非針對新聞材料」,又指當時涉案人物如李宇軒,都不是跟報館運作有關的人,直言「當時嘅認知係以為我哋新聞報道冇關係」。

辯方續指,黎從沒要求陳沛敏做違反《國安法》的事情,陳回應「可以咁講」,但補充黎的Live Chat節目及專欄文章,都在《蘋果》發布,故雖然大家沒有參與過程,但同事都是有刊登相關文章,「當然我哋登嘅時候唔肯定知佢違唔違法,喺咁嘅情況底下都係登咗出嚟」。辯方再追問,若陳肯定內容違法是否不會刊登?陳表示「同意」,又指因為張劍虹都提大家要小心處理,但重申編採部不會改動黎的文章,亦無法參與他的直播節目。

案件編號:HCCC51/2022

記者:吳婷康、董舒悅 編輯:溫曉平 網編:池煥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