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法庭】金钟冲突8人认罪 求情指因社会争议「逼上梁山」
2019年「全球反极权大游行」警民冲突,多人被捕。其中8人审前改为认罪。辩方求情指,皆因「冇方法令到有能力改变事件嘅人聆听自己嘅声音」,许多年轻人因社会上具争议性议题而「逼上梁山」,各被告在候审逾3年间已成长不少。法官押后至2月16日判刑,除一名被告获准保释,其馀被告须还押候判。
在「全球反极权大游行」之后发生的警民冲突之中,有52人被控在金钟道一带「参与暴动」,案件分拆多案处理。原定周一开审的8名涉案被告,案发时介乎16至25岁,分别为王益利、周俊熙、黄姓学生、地盘管工韩伟杰、学生李柏贤、中大学生石家宇、学生刘家豪及港大学生吕昊峻,他们同承认一项「暴动」罪,即于2019年9月29日于金钟道一带参与暴动。另韩伟杰及李柏贤各被控一项袭警罪,获存档法庭。
开庭期间有被告快测证实确诊
周一庭上发生小插曲,案中首被告王益利的大律师告知法庭,王益利休庭时经快测证实确诊新冠病毒,惟由于政府周一起推行新防疫措施,暂委法官张志伟闻言称,指根据最新指引,无病征确诊者只要戴上口罩可继续应讯,建议被告换上N95口罩,又指其他被告如欲换口罩亦可提出要求,最终短暂休庭,由惩教署安排各被告更换口罩。
根据8名被告承认案情指,案发的2019年9月29日,有人发起「全球反极权大游行」,当天下午有约2万名示威者在铜锣湾崇光百货外聚集继而起步,有200至300名多身穿黑衣的示威者近4时抵达政府总部外集结,另有200至300人在金钟统一中心外与警方对峙,不断向警方投掷汽油弹及杂物,同时又设置路障堵塞夏悫道。
多名被告被拍到暴动时在场行动情况
约于下午4时半,有500名示威者在添华道、政总附近行人路、夏悫道车路及行车天桥集结并筑起伞阵,并以木板路牌等掩护,有人将汽油弹及砖块等硬物射向政总,警方多次施放催泪阵及喷射蓝色水剂,最终在下午5时许开始扫荡,于金钟道截停本案8名被告,8人当时身穿深色衣物,㩦有防毒面罩、护目镜等装备。
案情指,片段拍到王益利、周俊熙、李柏贤、吕昊峻被捕时不断挣扎反抗,他们曾手持雨伞,与其他示威者一同筑起伞阵;吕昊峻另持圆形金属牌与他人组成防线与警方对峙;石家宇曾在前线用手拉木板与其他人一同后退;黄德津曾手持砖块,上下抛掷数次;刘家豪就曾持长竹枝与其他示威者沟通,韩伟杰则手持一把铁锤。
辩方求情望法庭体谅各人行事原因
辩方之后开始求情,其中部分代表采纳书面陈词,没作补充。代表韩伟杰的大律师石书铭求情指,2019年发生的一连串事件,归根究底,许多年轻人基于社会上具争议性的议题而「逼上梁山」,皆因「无方法令到有能力改变事件嘅人聆听自己嘅声音」,辩方不是以此作为采取激烈行为的藉口,只望法庭体谅各人行事的原因。
代表刘家豪的大律师李国辅则指,刘起初不愿面对世界,其后鼓起勇气,完成人工智能手机软件开发的高级文凭,又指所有被告的人生在3年间经历不少变化,有所成长。
另外,辩方亦提到,王益利入读大学不久后丧父,家庭经历巨变,但过去3年努力读书、有正当职业,以行动证明自己;石家宇在中大毕业后任社工,惟本案发生后,接下来「做社工嘅路会好难行,但佢性格好乐观,佢会搵到贡献社会嘅方法」,辩方希望法庭给予各被告20至25%的认罪扣减,又希望法庭判刑时,能一并考虑本案已拖延了3年3个月之久。
法官特意强调求情信数量多少不影响法庭观感
由于各被告呈交的求情信数量有异,有人只有数封,亦有人呈上数十封信件,张官就强调「多与少唔使担心,撰写咗已经足够」,著被告不用担心求情信数量少,或会令法庭觉得「我品格唔好」,同时宣布把案件押后至2月16日判刑。
由于现正就读建筑与设计相关科目的被告黄德津需以电脑完成功课,张官特别批准他保释至判刑当天,并在散庭前提醒对方「趁呢段时间,尽力完成你自己嘅事件啦喎,知道嘛?」
案件编号:DCCC112/2021
记者:吴婷康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