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案】专栏提「无耻政权」乃陈述非煽动 否认要求员工一同抗争
2024.12.05
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及3间与《苹果日报》相关的公司,被控「串谋勾结外国势力」及「串谋刊印煽动刊物」等罪,黎智英周四(5日)续作供。辩方展示在《国安法》生效前约两周,由时任集团行政总裁张剑虹发给黎智英的讯息,提及「港版《国安法》应该不会有追溯」,黎当时回覆「最好是这样,但中共信不过」。而就辩方播出黎在《苹果》25周年报庆时向员工发表感言的片段,黎否认要求员工一同抗争,明言「员工的人生比《苹果》更重要。」另外,黎又重申,除请求被指为「中间人」的陈梓华协助平息勇武派暴力以外,从没叫陈做任何事,更没有与他讨论国际线。
黎指《基本法》对港人的承诺一一落空
辩方今在庭上展示黎智英「成败乐一笑」的专栏文章〈窒息中的香港人 逃亡还是抗争〉(于2020年6月14日刊出),文中提及《国安法》会令香港变成失去自由法治的大陆城市,又形容英国为「前宗主国」,及指香港教育制度变成「洗脑机器」等内容;辩方问黎为何把英国形容为「前宗主国」,黎否认是煽动针对中港政府仇恨,强调自己只是陈述事实,因香港曾是英国殖民地,而英国赋予持BNO港人居英权,是承担作为「前宗主国」的责任;他又否认辩方追问指是在「请求外国干预」,指自己只是陈述当时已发生的事。
至于黎将中国政权形容为「无耻无信的政权」,辩方问黎是否「煽动仇恨」,他再重申自己只是陈述事实,解释因《基本法》对港人的承诺一一落空;而就涉及「洗脑机器」的内容,黎就指自己已提供事实基础,有权预测香港教育的未来,只是解释港人移民原因,并非煽动仇恨。
因其本人具政治性 被看待成政治人物
至于黎在文章中另一段,提到他在刑恐记者案申请暂时撤销离境限制保释条件遭拒,他并在文中指「也难怪,谁会在《国安法》风头火势之下承受政治风险?」辩方又问黎是否煽动仇恨司法机关,黎否认,解释自己只是认为法官在《国安法》下受压,因案件非常具政治性;惟法官杜丽冰质疑该案仅涉刑恐记者,与政府官员无关,不具政治性,黎就回应指是因其本人具政治性,非案件本身,「人们看待我就是一个政治人物」。
此外,辩方一度指拒批黎智英保释的法官,正是本案主审法官李运腾;法官李运腾庭上随即否认,指记得自己「批准了他保释」,又指该案是欺诈案而非刑恐案;判词资料就显示,黎曾在2020年6月12日就刑恐等案件向高等法院申请更改保释条件,暂时撤销离境限制,惟最后被法官李运腾拒绝,当时黎尚未被控告欺诈罪。
黎重申文章想法 基于曾阅读报道所得出之印象
辩方庭上又关注,黎智英当时是否知悉人大《5.28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的内容。黎表示,对《国安法》印象建基于所看过的不同媒体报道,或由陈沛敏等下属作出的简述,并在法官追问下重申,其文章中的想法非无中生有,而是基于曾阅读的报道所得出之印象。
辩方之后展示黎跟张剑虹在2020年6月18日的讯息对话内容,当中张向黎转发《新华社》有关《国安法》条文的报道,提及包括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恐怖活动及勾结外国势力等罪行,黎当时回覆「没新意」、「我看不一定会如期实施」;他今就在庭上解释,是自己当时一厢情愿的乐观想法。而在同日不久后,黎与负责管理其Twitter帐户的李兆富对话,提及《国安法》实施后,香港就会死亡,美国是否取消特殊地位已无区别。辩方就关注黎有关说法,跟向张剑虹所表达的立场有所不同,黎就解释,两次对话语境不同,后者是因当时李兆富向他表示《国安法》将如期推行,他才如此回覆。
辩方指《国安法》没追溯力 黎回应「希望如此」
辩方播放黎智英在《苹果》25周年内部庆祝活动对员工发表感言的片段,黎当时表示「用返对自己嘅责任、对社会嘅责任、对家庭嘅责任去做,冇人会迫你点样去做,我唔会叫你哋点样去做,冇人会迫你做烈士」。辩方另重提黎早前受访时就曾称:「我哋必然会有好多人系选择留喺度抗争,而我会同呢啲人一齐抗争到底」,问黎两个发言是否有矛盾。黎回应时强调,自己受访时只说自己的人生,非谈及员工,指员工可去过他们认为正确的人生,又否认是邀请员工与他一同抗争,「我不会这样想,我也不想要这样……他们(员工)的人生比《苹果》更重要。」
辩方今另展示张剑虹于2020年6月19日发予黎智英的讯息,提及「港版《国安法》应该不会有追溯」,黎当时回覆「最好是这样,但中共信不过」。辩方今问黎是否相信其所做的事会被检控,黎称「有可能,因我不信中共的话」。辩方再问他是否认为自己会被检控,黎就指自己当时不确定,但仍抱乐观想法,辩方之后续指,「现在你就知道你是错的,因《国安法》没有追溯力」,黎就以「我希望如此」(I hope so)回应。
指不会自以为是认为自己被捕 会引起世界回响
就前主笔兼论坛版主管杨清奇早前供称,于2020年6月23日到黎宅晚饭时,杨指席间众人关心黎会否被捕,黎称不怕并指若他被捕,更证明中港政府打压人权和新闻自由,相信美欧不会坐视不理。黎庭上否认曾说过上述说话,强调自己不会在饭局中以自己为话题,更不会如此自以为是,认为自己被捕必会引起世界回响,惟他指杨为人诚实,或将自己想法混淆成记忆。
辩方再展示黎的助手Mark Simon于2020年6月21日传给黎的讯息,提及黎与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私人会面,讨论《国安法》如何影响《苹果日报》营运;黎确认该次会面参与者包括张剑虹、周达权、Mark Clifford及Gordon Crovitz,但指当日讨论最后与《国安法》无关,只涉及管理层的表现。就辩方指讯息提到黎已对编采营运有「指引」(guidance)是否属实,黎确认,称其指引员工行事要小心谨慎,而当时编采部已自发作准备,包括邀请律师提供法律讲座,他亦参与过一次。
「不再抗争无可能」非指自己而是香港人
辩方再引述张与黎的讯息对话,张指「消息至今仍然没有追溯期!」黎回覆「就是我是特别个案我也不理了,这是顶天立地的时候,我也不重要了」;辩方问黎「特别个案」的意思,黎解释当时应认为自己是「政治敏感个案」,随时有可能被捕,并在法官追问下同意,张所指的是《国安法》没有追溯期,而他当时认为即使自己是会被追溯特例也不在乎。而在《国安法》生效前一日,张再向黎转发《苹果》报道〈叶国谦称「金盆洗手」不被追究 陈智思警告市民勿越红线〉,黎先回覆「但愿如此」,同时指「但手(金)盆洗手不再抗争无可能,煮到埋嚟就食,无所谓」;黎今解释,其讯息称「不再抗争无可能」非指自己,而是香港人,并指自己当时过分乐观,认为抗争尚未完结。
辩方另提到,被指为中间人的陈梓华曾供称,于2020年6月与黎会面时曾表明担忧《国安法》,认为「应该要褪」,但最后被黎说服,故继续推动制裁;黎今反驳指自己一直都非常小心,不会跨越法律界线,更直言「我怎可能突然这样说服一个根本与我不亲近的人?我从来没有叫他去做任何事。我叫他做甚么?难道叫他去自杀吗?」重申除请求陈协助平息勇武派暴力以外,从来没有叫陈做任何事,更没有与他讨论过国际线。黎又在辩方主问下透露,他直至2020年6月30日晚上入睡前,仍不知道《国安法》条文内容,是在翌日《国安法》已生效,才阅读条文。
案件编号:HCCC51/2022
编辑:施芷珊 网编:毕子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