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80企签「支持北都」惟落实投资不足一半 港商:图以政治手段解决经济问题
2024.11.29
超过80间企业周五(29日)与港府签定「北部都会区」发展意向,但当中只有不足一半,在现阶段承诺会作实质投资,涉及金额约1000亿港元。港府同日公布,截至10月底已录得1637亿港元赤字、财政储备下降至5709亿,再创新低。在财赤如此严峻下再推「北都」这被指为「大白象」的工程,有港商质疑,港府及中央是试图以政治手段解决经济问题,亦反映她们面对经济困局已「黔驴技穷」。
李家超三语致辞 称「北都未来充满希望」
港府与企业签「北都意向书」这个「大日子」来临,高官周五(29日)可谓「马不停蹄」。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香港时间(下同)早上先带队,与中联办主任郑雁雄及港商邱达昌等人,到落马洲河套及洪水桥等「北部都会区」重点发展地区考察。
港府新闻稿指,行政长官李家超等一众高官中午在政府总部,宴请出席「北部都会区发展签署仪式」的商界代表,其后就进入签署「意向书」的「重头戏」。李家超致辞时分别用广东话、英文及普通话,但今次就未有像早前出席论坛般,直白地要求商界作「贡献」,而是以占地面积、住宅供应量等数字,强调「北都」未来「充满希望、前景亮丽」。
李家超说:「今天的活动彰显特区政府决心带领社会各界和市场参与,共同发展北部都会区的愿景。今天我们共同签署的意向书,展示我们对香港未来充满信心,支持参与北部都会区的发展。我相信通过政、商、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将达成更多具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实质投资和项目,共同实现北都愿景。」
「鹦鹉学舌」郑雁雄:「北都」可解决香港医疗问题
而今次「鹦鹉学舌」引述夏宝龙及习近平说话的角色,就变成由同场的郑雁雄担任。他分别重提习近平致函「宁波帮」,及夏宝龙月中在香港商界「座谈会」的讲话;又形容开发「北都」有助解决港人住屋、医疗、就业等难题。
郑雁雄说:「我们相信在中央的坚定支持下,在特区政府的有力带领下,在工商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北部都会区必将崛起成为生机勃勃、繁荣兴旺的希望之城。在香港由治及兴征途上写下非凡篇章,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做出新的贡献。」
至少82代表签字承诺支持及参与发展 已落实投资企业不足一半
今次「签纸」的合共有超过80间企业,但当中只有35间是签下落实在「北都」投资的「参与书」,港府指涉及金额超过1000亿港元。这批企业当中包括中电、港铁,其馀大部分都是具中资背景的公司,例如华润、中银等。而香港四大地产商当中,独欠长实未有签下「参与书」。
另一份「一般意向书」就有至少82间企业签署,包括长实、鹰君等,大陆企业规模较大的则有京东、商汤之类,外资代表就有阿斯利康。但据《明报》报道,「一般意向书」中内容只得一句「支持及参与北部都会区发展」。
港商周小龙:中港政府明知问题所在 惟「冇著裤话自己有著」
港府周五同日公布,截至10月底,港府已录得1637亿港元赤字、财政储备下降至5709亿,再创新低,在财赤如此严峻下再推「北都」这被指为「大白象」的工程,现居海外的香港商人周小龙质疑,中央是否想香港经济「跌到谷底」。
周小龙说:「『我们有祖国做我们的靠山』,那些建制派经常都说这句话。『祖国』如果可以做我们的靠山的话,为甚么夏宝龙要来香港,叫香港地产商投资呢?我觉得政府是看著那些问题,看著自己没穿裤子,都说自己有穿裤子。我不知道中央政府究竟要香港错到多低,才会改变她的策略呢?我不相信她们不知道问题在哪。」
港商周小龙:港府图以「政治手段」解决经济问题
周小龙形容,港府要商界签「意向书」支持「北都」,是「经济问题政治解决」。
周小龙说:「现在政府要拿支持的方法,就不是用自由市场自由经济的概念,来去用投地价钱、市场的需求供求来去做。而是叫『阿爷』来港帮忙,然后(向商界)给予压力,就是前所未有,我觉得这个现象。就是政府其实知道甚么事的,但是不肯去面对、也都没有办法去面对。」
港商周小龙:移民潮持续消费力弱 几多会兑现承诺?
虽然已经有35间企业签纸承诺参与「北都」发展,但周小龙指,在目前香港移民潮持续的情况下,根本没有足够消费力能够撑起如此庞大的发展项目,难言到底有几多地产商会兑现承诺。
他说:「那些地产商是否真的会因为备忘录的承诺而投资?到时开始卖地再说。我觉得他们团队就没那么傻,这样冲进去买个死城回来。你要那个地产项目要成功的话,你要有人在附近开小店,令到那个租金、零售租金有一个支撑,一路才带领到所有的连锁反应。」
港府同日又公布将在洪水桥、粉岭北及新田科技城,为3个「片区开发」试点招标,由发展商作土地平整及基础建设,然后可保留住宅用地自行发展,以及在完成兴建公共设施,如道路、休憩用地等后交回政府管理。政府期望可以「抛砖引玉」,引发市场提出创新可行建议,如何善用「片区开发」带动「北都」产业发展。
编辑:施芷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