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炳良批評反駁隊「層次很低」 評論:製造錯覺「寧左勿右」不會變
2024.10.02
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建議港府鼓勵團體集會,以示香港仍然自由多元,以扭轉外界對「一國兩制」不再的看法。又建議政府宣布,不再處理證據不足的反送中案件。有評論認為,張炳良的「勸言」或因共產黨指示而發,是為了蒙蔽外國,港共政權「一左二窄」的管治不變。 港府回應指,一向歡迎各界就政府施政給予意見或作出批評,但必須「建基於事實」,強調「警方正依法處理其餘反送中案件」。
「香港已死論」在國際間廣為討論。面對輿論批論,港府反駁隊不遺餘力,每每發表千字文嚴辭反擊。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周二(1日)去信《明報》,批評一篇由吳靄儀撰寫的文章以「指桑罵槐的方式談論《立場新聞》案」。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接受《明報》專訪時表示,面對批評要巧妙回應,「只說『你講錯了,你不對的』,這個層次很低。」昔日官場面對批評最好噤聲,現在卻走向另一端。他認為官員表態並無不可,但要有胸襟和政治技巧,巧妙回應。
港府回覆本台查詢,稱一向歡迎各界就政府施政給予意見或作出批評,但必須「建基於事實」。強調其譴責及反駁的,是「企圖透過散布假消息、假新聞,去抹黑詆毀和惡意攻擊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或用「打擦邊球」手法去誤導市民,散播仇恨及反政府情緒。
建議宣布不再處理證據不足的反送中被告
張炳良指外國商界憂慮一國兩制不再,有些國家更已將香港定型。要重建國際形象,港府便要策略性地尋找「關鍵點」(critical point),扭轉對方的偏見。他認為政府應鼓勵某些團體舉行集會,特別是建制派,「五一工聯會都可以遊行」,以證明香港的集會自由不變。又建議政府舉辦「大辯論」,以顯示社會氛圍仍然鼓勵多元討論。又指現時仍有超過6千名反送中運動被捕者未被起訴,建議若證據不足,可公布不再處理,但這並非特赦,而是「為件事劃一條線」。
對於會否為未被起訴的反送中被捕人士「劃一條線」,港府重申截至今年7月31日,警方拘捕10279人涉反送中相關事件,當中2974人已經完成或正在經司法程序處理,2387人被定罪。一小時後,又再補充「警方正依法處理其餘案件」。
張炳良早年曾有民主黨「大腦」之稱。他表示在民主派消失下,民主化的唯一動力就只有中央,對於是否落實雙普選他也「看不通」;不過在新選舉制度下,經濟與社會問題尚未解決,中央官員屢提「改革」,他相信是反映其不滿目前香港管治,但有待中央判斷香港治理問題的成因。
評論:予外資及香港人錯覺以為有些事會改變
張炳良屢次向現屆政府「隔空」勸諫,算是現今政壇少數仍願意表達「唱好」以外的意見。時事評論員桑普並不認為他是中間派,指他可能受共產黨指示,才有這番話,是為了提升國際形象、蒙蔽外國的手法。桑普說:「希望混淆整個輿論,給予外資及香港人錯覺,有些事會改變。甚至希望改善香港的國際形勢,這是他的目的。」
對於張炳良建議港府鼓勵集會,桑普質疑並非讓人自由暢言,這個「藥方」並不會令香港人權、自由變好。至於中央是否不滿目前香港的治理水平才提出「改革」,港共政權會否改變管治方式,桑普指出《國安法》及23條立法後,他們只會完成黨國統治的目的,為了黨國安全,「一左二窄」只會繼續。
桑普說:「國安完全嚴控,這個不會改變,第二我又想賺到外國的錢,國際投資繼續,即是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這是不太可能的事。所以李家超、鄧炳強深知這件事,你換了他,也不會找到更好的人,有效達成習近平的目的,所以一左二窄,寧左勿右,希望自己不犯錯,好好過。」他說,其實中國與香港官員也清楚,這種管治方式根本不能改變。
編輯:陸南才 網編:陳家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