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蘋賣盤】《台蘋》將封存員工等資料 團體憂紅底買家個資送中

0:00 / 0:00

外傳台灣《蘋果新聞網》(下稱:《台蘋》)本月底熄燈。買家潘杰賢9月起以「共同平台方式」繼續運作,《台蘋》周三發「個資聲明」表示將封存在職及離職員工、會員資料、新聞素材資料等。民間團體反對做法,要求銷毀個資以防「送中」。質疑潘杰賢無權使用《蘋果日報網》域名及新聞資料庫等。文化部同日發聲明,指未經合法授權,個資不得移轉他人使用,並要求《台蘋》10天內制定相關個資處理方法。

《台蘋》在台創刊逾19年,近日有台灣媒體報道指《台蘋》將於下周三(31日)熄燈停止營業,相信其後買家潘杰賢9月起以「共同平台方式」繼續運作。

經民連質疑潘杰賢 憑甚麼使用《台蘋》資料庫的資料

台灣民間團體經濟民主連合質疑潘杰賢憑甚麼以「共同平台」為名,使用《台蘋》資料庫的資料,認為「這將是台灣《個資法》立法27年以來,最龐大的個資侵害與犯罪,是個人資料的公然『搶劫』。」

tw-apple2.jpg
經濟民主連合智庫召集人賴中強懷疑,封存新聞素材資料,是為了向香港警方或法院,提供某人犯國安法的證明。(淳音 攝)

針對經濟民主連合關注買家潘杰賢或以「共同平台」為名,使用《台蘋》資料庫資料。 《台蘋》發「封存個資聲明」,表示將封存在職及離職員工、財稅、訂戶及會員資料、新聞部及資料室所保有之新聞及新聞素材資料等著作財產權資產;另投稿、受訪者部分都會隨《台蘋》新聞資料一併封存。

文化部:未經授權個資不得移轉他人 要求《台蘋》10天內制定處理方法

文化部周三(24日)表示,《台蘋》的聲明不夠具體,亦已於上月22日致函《台蘋》,要求提出個人資料檔案安全維護計畫,或業務終止後個人資料處理方法,但未獲正面回覆。

文化部周四(25日)再發 新聞稿,明確界定「個資」範圍,包括員工資料、未公開的新聞採訪資料、未經公開及查證的爆料、專欄作家與投稿者(含爆料)資料、報紙訂戶與網站會員資料、廣告客戶資料、相關稅捐資料等;並強調無論《台蘋》用任何方法轉換新的實際經營者,如未有符合個資法規定事由,都不可以使用原來資料庫。文化部要求《台蘋》應針對保有個資訂定安全維護計劃或業務終止後個人資料處理方法,並要10日內致函文化部。

《台蘋》不銷毀個資而是封存資料的做法未能釋除對個資遭濫用甚至的「送中」的疑慮。

經濟民主連合智庫召集人賴中強關注新聞素材封存的目的、有誰可開封、如何保管及封存期限等。他們懷疑,封存新聞素材資料,是為了因應《港區國安法》警方或法院,證明某人的國安法犯罪。而訂戶及會員資料,是為了將資料交給第3方使用,不當牟利。

賴中強說:你《蘋果新聞網》已經要結束營業了,幹嗎還封存保留這些資料?我們非常擔心這個資料就是會被拿去執行港版《國安法》,因應香港警方或法院來《蘋果新聞網》調查資料,來證明黎智英或某個人觸犯香港《國安法》的犯罪。在民主台灣,我們不容許《蘋果》這樣做。照法律的規定,個資收集目的已經不再存在,就應該銷毀。

tw-apple3.jpg
經濟民主連合研究員歐栩韶批評,這是欠缺合法賣方的失控交易。(淳音 攝)

欠缺合法賣方授權 批黃浩如同黑社會討債

經濟民主連合研究員歐栩韶批評,這是欠缺合法賣方的失控交易。她引述媒體報道,潘杰賢主張已和擁有《台蘋》資產的港商黃浩完成簽約,但卻無法提出黃浩能處分《台蘋》資產及營運的法律文件。黃浩則聲稱2019 年香港法院判《壹傳媒》需支付黃浩2.5 億港幣,是「以資抵債」,也就是利用《台蘋》資產抵償與香港《壹傳媒》集團和解後的債務。但根據2019年《壹傳媒》年報,黃浩與《壹傳媒》2.5 億港幣債務已解決。

歐栩韶說:目前不論這筆債務是已經解決了,「以資抵債」這件事情,欠缺事實證據支持。而且就算真有債務存在,那這樣子不就像是黑社會討債嗎?搞得好像黑社會的電影情節在台灣上映,然後還要台灣政府承認這個的合法性。

tw-apple4.jpg
經濟民主連合研究員許冠澤表示,相關新聞採訪資料若流到港府甚至中共手中,後果不堪設想,將是台灣前所未有的國安及個資危機。(淳音 攝)

要求文化部檢查《台蘋》有否違反「禁止把個資跨境傳輸的命令」

經濟民主連合研究員許冠澤表示,《蘋果日報》在台灣將近20年的資料包括政商名人的八卦,也有各行各業投書評論與受訪資料,更有沒公開的或匿名的爆料資料,若流到港府甚至中共手中,後果不堪設想,將是台灣前所未有的國安及個資危機,他向文化部提出4項要求。

許冠澤說:應該立刻指定《蘋果日報》與《壹週刊》必須訂定業務終止後,個人資料處理方法;第二項文化部應該立刻開罰《蘋果日報》,未遵照文化部去年底發函的內容,主動或依當事人之請求,刪除、停止處理或利用蒐集之特定目的已消失之個人資料;第三項我們認為文化部應該立刻要求《蘋果日報》刪除相關個人資料;最後一項我們認為文化部立即檢查《蘋果日報》公司,到底現在怎樣處理這些個資,有否違反法律、有否違反之前文化部發出的公告說,禁止把個資跨境傳輸的命令。

交易案撲朔迷離 誰在合法出售《台蘋》?

《台蘋》這宗交易案仍撲朔迷離,港商黃浩聲稱擁有《台蘋》的權利,「和解契約」主張他是讓《台蘋》資產,用來抵償與香港《壹傳媒》集團的債務。直播平台17Live共同創辦人潘杰賢,公開表態將獨資購買《台蘋》,並已和港商黃浩完成簽約。不過他早前接受訪問時也坦承「沒把握政府可同意通過」交易,9月起將以旗下「龍丞創意」聘用原《台蘋》員工,「改以共同平台方式繼續運作」,基本上仍以新聞為核心,再另外發展其他業務。經查詢智慧財產局商標檢索系統,「龍丞創意有限公司」已將「壹蘋新聞網」、「Next Apple News」等提出商標註冊。

然而,母公司香港《壹傳媒》的清盤人曾發通告否認此交易;台灣經濟部表示至今未收到交易申請;《壹傳媒》黎智英的前私人助理Mark Simon亦以《壹傳媒》股東、債權人身分,遞狀告發《壹傳媒》台灣分公司法人代表葉一堅、台灣《蘋果新聞網》執行長吳玉愛與財務長諶讚鑫,涉嫌違法出售《台蘋》給黃浩、潘杰賢,不過遭《台蘋》反追訴;葉一堅等人則否認參與交易,而是「各司其職,努力維持公司穩定」。

記者:淳音 責編:李世民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