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政治大學舉辦「解析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座談會」,學者認為六中全會公報罕有納入台灣議題值得關注,對照公報涉及港澳的內容提到「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台灣應該提防中共未來提出「愛國者治台」,作為分化內部的統戰手段。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王信賢指出,中共將這次的六中全會公報、歷史決議與建黨百年連結,在於總結百年奮鬥與未來征程,其中最值得關注的,就是公報納入台灣議題。
王信賢強調,另外一個他覺得要關注的問題,是裡面提到「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的問題。
王信賢說:我個人非常的擔心接下來,甚麼時候會提出「愛國者治台」的問題,也就是說,過去這一陣子以來我深深感受到,中共涉台的部份在做一個非常精準打擊,就是他把台獨跟一般台灣民眾區隔得更清楚。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從過去這幾次中共相關的涉台機構的人員,提出相關的講話雖然沒把這五個字講清楚,但是我覺得隱隱已經有那個味道在。我們必須要去提防他甚麼時候會把這句話講出來,到時候我們壓力可能稍微大一點。
王信賢表示,官方從來沒有把這五個字講出來,但是智庫的學者已經提出來。他覺得這個概念最主要,是要區隔出台獨跟一般民眾,也就是精準打擊的問題。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寇健文則分析,對中國大陸而言,「愛國者治台」是必然的,不管對岸有沒有說都是必然的。他指,中共官方雖然沒有公開喊出「愛國者治台」,但如果從中共的統戰理論來分析,其實有脈絡可循。

寇健文說:第一個當然是先區分敵我,區分敵我之後對敵當然就是鬥爭,就是一個對抗跟衝突,是我的部份就是可以爭取的對象。可以爭取的對象裡面,可能在這個過程裡面就被叫作愛國者,在香港正在發生。所以從這樣的角度來看的話,他跟統戰當然是相關的。就「愛國者治台」他事實上是告訴大家,誰是屬於我的這一群,是屬於朋友的時候,我讓他可以做甚麼事情。如果你被我界定為敵人的話,你就不可以,我們看到在香港的民主派議員被DQ,根本不讓他參選。
寇健文認為,這就是一個用專政手段,對抗他認為是敵人的手法,所以他覺得跟統戰是一模一樣的。
文化大學社科院院長趙建民認為,台灣在現實上並不棣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共無法像港澳一樣對當地人士採取任何動作,目前仍以精準打擊方式區分敵我。
趙建民說:我覺得中國大陸對台獨的界定比較更嚴謹,因為他無法指定台灣任何政治其他方向的人士,所以他界定是可以嚴謹的。到目前為止最近列了三個人而已,把他稍為擴大到一些企業領域方面。可是你要把他一下擴大到愛國者就不好界定,這就讓整個泛綠陣營可能都會受到影響。因此我目前的看法是,他對台灣打擊的對象還是精準的,因為這對他影響會比較大,跟香港的作為暫時還是會有一點不同。
趙建民表示,中共六中全會通過黨史上第三份「歷史決議」,目的在於總結百年經驗,並將習近平地位提升至空前。雖然有助習近平在中共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20大)取得連任,但目的並不止如此。
他指出,早在2016年18屆六中全會當局便提出「習核心」,「習思想」在19大就寫入黨章,2018年當局也修憲廢除國家主席任期制,所以「習近平時代」早就來臨了。
記者:鍾廣政 責編:方德豪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