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國民黨智庫舉辦研討會,為黨籍總統候選人草擬國防政策白皮書。國安局前局長蔡得勝認為如果兩岸發生戰爭,台灣單靠自己很難與中國對抗,必須有能力支撐兩個禮拜。學者指出面對大陸威脅兩岸應改善關係,避免持續對抗最終擦槍走火導致戰爭,兩岸更應建立機制避免誤判情勢。(鍾廣政 台北報道)
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外交國防組,周二(19日)舉行抵禦中共軍力威脅的座談會,並發表過去半年咨詢退役將領、專家、學者等40位人士的初步意見。
報告認為,解放軍因跨海投送兵力與物資的能力不足,台灣本島地形與軍方防禦作戰體系所造成的困難有待克服,戰爭難以速戰速決,無法在外力干預到達前,成功佔領台灣本島主要部分。
國家安全局前局長蔡得勝表示,兩岸如果開戰,一定是中國大陸先開戰,中國大陸會打「癱瘓戰」,不敢打全面戰,主要是以戰逼談。
蔡得勝說:台灣可能抵擋得了第一波的攻擊,但是第二波、第三波,台灣可能到時就沒有這樣的能力。尤其我們現在的「指管通勤」的系統是越來越科技化,我們現在建構的固定的監控系統,到戰爭的時候第一擊一定被摧毀,所以台灣基本上要朝機動、小型,甚至機動性的來發展,這樣才有一個縱深。
國家政策基金會外交及國防組召集人林郁方表示,中國發動對台奇襲作戰前一定會有徵兆,逃不過美國全球第一的電子監控,台灣要爭取準備應戰時間。
林郁方說:台灣海峽其實不是一個太寬,也不是太窄的海峽,要載運十幾萬甚至二三十萬人到台灣來完成佔領台灣的登陸作戰,我認為中共到目前為止是沒有信心的。他沒有這個能力,他自己也非常了解。他如果發動戰爭,應該是一個比較奇襲性的戰爭,針對重點進行攻擊,可能還包括斬首行動,希望讓台灣六神無主、心驚膽跳上桌來談判。
蔡得勝認為,兩岸發生武力衝突取決於大陸的政治考量,但毫無疑問,戰場一定會在台灣。
蔡得勝說:如果他要發動一個徹底性的戰爭,我相信他是有能力的。我一直強調兩岸最怕擦槍走火,兩岸如果一直讓不穩定的關係持續深化,其實兩岸發生戰爭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各位也瞭解到,一次大戰、二次大戰基本上都是擦槍走火興起世界大戰,都不是在他們原來規劃之中。我現在最怕的就是兩岸繼續這樣子對抗下去,總有一天擦槍走火是會出現的。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揭仲指出,被咨詢的前將領和學者認為,除了加強對美軍事交流外,還可以探討建立兩岸「危機避免通報機制」,減少發生誤判。
揭仲說:危機避免通報其實不涉及「行動限制」、「行動查證」、「特定行動需適度公開」與雙方政治地位等敏感問題。必要時可先建立在大陸海警總隊與台灣海巡署之間,但是國軍的人員必須參與海巡署機制的運作。
台北市長柯文哲也質疑,兩岸如果發生戰爭,台灣軍方是否有辦法撐兩天。國防部長嚴德發周二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時間不是問題,有信心、有能力守護中華民國台灣,他更認為,說這種話的人專業性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