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爆發一周年,台灣軍事專家指出,中共會避免重蹈俄羅斯的輕敵覆轍,對台速戰速決攻勢恐更猛烈。國防部長邱國正周五(24日)回應指,不相信解放軍能在兩星期內奪下台灣,如對岸挑起戰爭一定奉陪到底。學者在國策研究院舉辦的「俄烏戰爭周年:兩岸與國際大變局」座談會表示,習近平有收復台灣的歷史使命,因此經過一年「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更受國際關注。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表示,俄烏戰爭對中共攻台作戰計劃可能產生的啟示,將包括:對發動犯台作戰會持更審慎態度,更強調速戰速決與首戰決勝,並更致力提升聯合火力打擊作戰的效果等方面。
國防部長邱國正周五(24日)回應表示,解放軍如果攻台,戰事不會只有兩周就結束,台灣將奉陪到底,中共認為短期之內一次拿下台灣,北京對戰事預想得太寬大,他並不認同。
邱國正說:因為事實上軍人平常做戰備整備的工作,自己有多少能耐、敵方有多少能耐大家都會預估過。但俄烏戰爭給他帶來很大的啟示,讓他們認為要求快,但你再快的話台灣空間就那麼大,你要再快也一定要通過海峽天險,這一關他們一定要克服。所以說一下就能奪下台灣,這些言詞我不會去做正面的看法。
邱國正認為,解放軍不可能在一兩周以內,快速奪取台灣。他強調,只要對岸槍砲一響,台灣一定奉陪到底。
另外,國策研究院舉辦「俄烏戰爭週年:兩岸與國際大變局」座談會,師範大學東亞系教授范世平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有相同的歷史使命,如同普亭將收復烏克蘭當成使命,習近平也把收復台灣當成使命,台灣問題因此更受國際關注。

范世平說:過去很多人在戰爭初期拿台灣跟烏克蘭相比,拿俄羅斯跟中國來作比擬。經過一年這樣的比擬是增強還是減弱?我認為是大幅增強,國際更認為今日的烏克蘭有可能是明日的台灣。所以我們看到,台灣的問題是比去年、前年來講,更加的國際化。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董立文指出,俄烏戰爭的過程,俄羅斯的失敗,美國的動員和台灣的準備,已經讓中國開始壓制內部的「武統論」。但是習近平已經在2019年的告台灣同胞書,發布了「兩制台灣方案」,再加上往後的諸多政策,使統一台灣成為一支已經射出去的箭,沒有辦法收回。

董立文說:習近平可能會用緩兵之計,重新調整統一的步驟跟方法。從步驟來說的話,國台辦主任宋濤巳經說了,2023年是兩岸民族協商統一的開局之年。依此推算,2024年就是協商統一的收官之年;2025年是實踐兩岸統一的啟動之年。
董立文認為,中共到時候就會公布具體的統一總體方略,或者是制定「台灣統一基本法」時間表。因此,中共要統一跟台灣誰執政一點關係都沒有,而是用習近平四連任的時間表來計算。從方法而言,未來3年「打台灣不如買台灣、買台灣不如騙台灣」重新成為新一屆中共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的主流思想,這也是中共政協主席王滬寧的思想理論任務。
記者:鍾廣政 責編:方德豪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