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論壇舉辦「來自香港前線戰壕的吶喊」研討會,探討「反送中」運動對台灣的影響。香港留台學生代表講述「反送中」運動的成因,以及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撤回修訂《逃犯條例》後,何以未能平息民憤。有台灣立委認為,就算香港達到普選,亦未必能事事如港人的心意。(鍾廣政 台北報道)
愛國同心會成員,抗議台港「反送中」力量串連,前往論壇舉辦地點外抗議,並高呼香港「曱甴」滾回去口號。
愛國同心會會長周慶峻接受本台訪問表示,是基於住在台灣幾十年,愛台灣的心,希望阻止這些人來搞亂台灣。
周慶峻說:因為香港已經那麼亂,亂到不得了,我們在香港幾十年從來都未看到過今天的環境,我們香港人很心痛。這批搞鬼的人來到台灣,想把台灣搞到香港那麼亂,我們台灣人是絕對不容許這樣做。他們要來這裡串連,我們就要抵制他們,就這麼簡單。
論壇由香港留台學生代表何泳彤先說明「反送中」運動成因,以及「勇武派」及「和理非」之間的分分合合。
另一位香港留台學生代表張俊豪表示,特首林鄭月娥撤回《逃犯條例》,但香港人抗爭仍未停止,是因為林鄭沒有誠意解決五大訴求。而其中問題的核心,就是香港沒有雙普選。
張俊豪說:我們很清楚的可以看得到,現在的種種問題就是,因為這個(香港)政府不是我們民選產生出來的,這個政府負責人的party不是我們香港人,是中國政府、是中國共產黨,他主要負責的是習近平。如果今天去管治我們香港的特首,用我們一人一票選出來的話,這個問題都已經解決了,因為我們相信,香港人不會選出一個賣港的特首。
民進黨立委林靜儀認為,「反送中」運動的確對台灣年輕人產生啟示和共鳴,但她亦指出,台灣幾十年前就有民主運動,當時的黨外人士街頭抗爭被稱為暴徒,但是爭取到民主選出來的領導人,未必如張俊豪認為能解決所有問題。
林靜儀說:其實我們在民主制度之下,相信人民會作出正確的決定,但是你看不管是英國脫歐公投,或者是之前烏克蘭新任總理的選舉,還有台灣接下來的選舉和去年的地方選舉。民主制度是一個我們相信的制度,但是這個民主制度是不是直接等號說,民主制度選出來的領導者,就是一個我們說,完全遵照大家理念的等號者,這不同是等號的事情。
台北市議員苗博雅表示,暴力的定義是攻擊別人,如果只是打一張桌子,破壞地鐵的閘門和噴漆等行為,並非暴力。
苗博雅說:從這個定義來看,香港的抗爭一直都是和平到不得了,從來都沒有看到一個警察圍上去打他吧!沒有這種事情吧?頂多是警民對峙的時候,對警察丟出一些物體。可是,香港警察的裝備確實是非常精良,我不認為那些丟垃圾桶、垃圾和磚頭,真的傷了全副武裝前面有盾牌、後面有頭盔全身都是裝備的警察。所以其實現在說,對香港的抗爭是一種暴力的指控,很明顯的是在混淆焦點。
苗博雅認為,相信香港「反送中」是和平抗爭,北京企圖以暴力抹黑示威者,混淆香港市民,削弱市民對抗爭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