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外交部對美國國務院譴責中國召回駐立陶宛大使,以報復對方容許台灣以「台灣」名義互設代表處表示歡迎,發言人強調會持續與理念相近國家發展友好關係。陸委會亦重申,台灣從來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批評北京的做法是「報復行為」,強調美國支持歐洲盟友與台灣發展互惠關係,抵抗北京行徑。
台外交部感謝美國支持
台灣的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周三(11日)表示,注意到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的回應,強調美方與立陶宛站在一起,並譴責中國的報復性作為,重申美國支持歐洲夥伴及盟友與台灣發展互惠關係,力抗中國的威迫行徑。
歐江安說:外交部對美方上述言論表示歡迎,並感謝拜登政府持續力挺台灣,公開支持台灣與立陶宛互設代表處,美方關切中國對他國與台灣的無理威脅,也再度鼓勵各國與台灣發展實質關係。外交部會持續推動與所有理念相近國家發展實質友好關係,增進互惠交流;我方不會因為外在壓力脅迫而退縮,也會在既有深厚基礎上,加強與美國緊密合作,拓展台灣的國際空間。
美責中方報復行為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在周二(10日)的例行記者會中回應表示:「我們與北約盟友立陶宛站在一起,譴責中國最近的報復行為。」他又指,台灣是公共衞生、先進製造業與民主治理等多個領域的全球領導者,國際社會包括美國在內,皆受惠於與台灣往來。普萊斯稱:「各國都應該要能夠決定自身『一中』政策輪廓樣貌,不受到外在脅迫,美國就是這麼做。」
魯比奧:陸方無法讓民主國家停止支持台灣
美國共和黨參議員魯比奧也在社交網站貼文表示,立陶宛有權利與同為民主政體的台灣往來,陸方的做法無法讓民主國家停止支持台灣。
台灣陸委會發聲明指出,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台灣從來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台灣與其他國家發展雙邊合作關係,是作為主權國家和國際社會成員的基本權利,也是當地2300萬人民的共同期待,中共當局不應藉由外交手段,阻撓其他國家與台灣互動往來。
民進黨:北京霸凌威脅並施
執政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書記羅致政表示,立陶宛準備跟台灣發展進一步外交關係,中國卻採取外交反制的作為,民進黨團要力挺、感謝立陶宛全國上下,對這樣重要的外交決定展現的支持。
羅致政說:召回駐立陶宛的大使,也要求立陶宛要召回他們的大使,很顯然他的目的是要霸凌跟威脅施壓立陶宛,改變這樣的決策。在這個時刻,我們更應該力挺我們的友人能夠做一個正確的決定。還好到目前為止,我們看到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威脅霸凌,採取批判的態度,也力挺立陶宛發展跟我們的關係。
羅致政指,希望在可預見的未來,台灣與立陶宛雙方能夠盡快設立代表處,從執政黨立法院黨團的角度來看,也期待未來跟立陶宛國會有更國會議員的交流。
羅致政說:台灣跟立陶宛進一步發展關係,是整個國際社會尤其是民主同盟國家,共同支持跟背書的決定。我們再一次支持、力挺,也感謝立陶宛政府跟人民,願意進一步發展跟台灣關係所做的努力。我們相信,可以共同來抵抗中國外交的反制跟威脅。
繼中國外交部後,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也發表攻擊性談話指,兩岸統一的歷史大勢,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的!並正告民進黨當局,勾連外部勢力進行謀獨挑釁,只能自食惡果。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國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决心、堅定意志、强大能力。
「國族認同」民調顯示近八成受訪者自認台灣人
另外,台灣民意基金會周三(11日)發表最新「國族認同」的民調顯示,自認是台灣人的比率持續佔大多數,有76.8%、自認是中國人僅7.5%、認為自己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有11.3%。
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分析,壓倒性的台灣認同數據,顯示這已是「統攝性單一民族認同」,是任何近代民族國家發展過程中遲早都會出現的現象。
記者:鍾廣政 責編:李奇 網編:林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