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地區「福爾摩沙俱樂部」(Formosa Club)28國成員,聯名致函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等高層,表達支持立陶宛與台灣發展關係。聯名函敦促歐盟採取更積極主動的方式,聲援立陶宛政府深化與台灣關係的決定。台灣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表示誠摯感謝,未來將持續深化與立陶宛的實質夥伴關係。
台灣的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表示,對「福爾摩沙俱樂部」給歐盟聯名信,支持立陶宛與台灣交往表達感謝。
歐江安說:針對立陶宛決定與台灣互設代表處卻遭中國以政治及經濟等各種手段施壓,強力表達支持立陶宛與台灣發展關係,同時籲請歐盟積極力挺,並請北約就立陶宛遭受來自中國及俄羅斯的複合式威脅表達聲援與支持。外交部對歐洲地區「福爾摩沙俱樂部」共同主席及成員以具體行動力挺台灣及立陶宛兩個民主理念相近國家加強交往,表達誠摯感謝。
歐江安重申,台灣將繼續與立陶宛發展實質夥伴關係。
歐江安說:台灣與立陶宛位處亞洲及歐洲捍衛民主自由的戰略前線,相互攜手扶持,在疫情考驗更堅定互助合作,友誼越篤實深厚。台灣將持續與美國、歐洲、日本等理念相近國家共同團結對抗威權體制的複合式威脅,外交部也將持續推動台灣與立陶宛等民主國家互惠互利的交流合作,深化實質夥伴關係。
「福爾摩沙俱樂部」聯名信指出,立陶宛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完全有權與台灣發展經濟、文化連結並互設代表處,正如同歐盟及其15個會員國已在台灣設處。中國對立陶宛的脅迫不僅明確違反國際外交準則,更是對立陶宛主權明目張膽的攻擊。聯名函敦促歐盟採取更積極主動的方式,聲援立陶宛政府深化與台灣關係的決定,並指出立陶宛所面臨的難民潮及來自中、俄等國的假訊息等複合式威脅,正是威權政權打擊民主國家的縮影;這種攻擊行徑更應該受到民主陣營強而有力的回擊,因此呼籲北約表達對立陶宛的強力的支持。
立陶宛宣布准許以台灣名義互設辦事處後,中國除了召回大使外,還採取停止直達立陶宛鐵路貨運、取消訂單和停止批准立陶宛商品入境許可等經濟制裁手段。
根據中國商務部資料顯示,立陶宛是中國在波羅的海三國中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是立陶宛在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農業是兩國合作的最重要領域之一。自2015年始,中立兩國貿易額迅速增長,從13.51億美元到21.35億美元,五年增幅超過百分之82。
根據英國《衛報》分析,中國大陸對立陶宛祭出貿易武器,試圖報復這個人口不到300萬的國家,非正式停止與立陶宛本來就有限的貿易關係,警告對象並非立陶宛,北京其實在向歐洲其他國家傳遞明確資訊,如果膽敢在台灣議題跨越紅線,後果自負。
記者:鍾廣政 責編:方德豪 網編:林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