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衛人權不缺席:台灣跨黨派推動馬格尼茨基問責法

0:00 / 0:00

中共不斷侵害新彊及香港人權,近期惹來國際紛紛出手制裁。台灣跨黨派立委與學者周二(30日)就設立台版「人權問責法」召開公聽會,望台灣作為民主先驅,能成為亞洲首個通過相關法案的國家。有立委表示,中共對國際抗中包圍網感到恐懼,台灣不能成為制裁網中的漏洞。(文海欣 台北報道)

台灣科技法學會及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金融監理與公區治理中心周二(30日)舉行「台版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之制訂研議」公聽會。著重討論參考《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加速台版人權問責法立法進程,令台灣成為亞洲首個通過人權問責相關法案的國家。目前,亞洲地區仍未有國家通過人權問責相關法案。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林志潔對本台表示,《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能提供彈性、快速的單方面制裁,能對侵害人權的個人,進行立即制裁。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林志潔認為「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能提供彈性、快速的單方面制裁。(文海欣 攝)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林志潔認為「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能提供彈性、快速的單方面制裁。(文海欣 攝)

林志潔說:很大的意義在於我可以從周邊這些人,去把他排除掉。你不要變成極權者的……不要共謀,讓他們停止幫助極權者的行為。當然這個對香港的情況下是有幫助的。台灣也不要妄自菲薄,認為自己很小,事實上全球的網絡,我們也是重要的一份子。台灣有很多重要的經貿產業及工業,所以如果台灣有這個問責法,也是我們加入民主的一個價值肯定。

林昶佐:台灣不能成為制裁網中的漏洞

無黨籍立委林昶佐說,過去提出港澳條例時也提到想推動《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他說在中共對台灣統戰及對人權打壓,台灣面對極大的挑戰。他認為,在不同層面立法反制固然重要,但更需要從上層、整體的立法上增大打擊力度。

林昶佐說:全世界要做的這些制裁都已經不是片段式的立法可以處理。我們當然可以散落在各個不一樣的層面去立法,但一定要有一個整體去梳理有沒有遺留的地方。因為我們要制裁時,一定會有各式不一樣的層面要注意到。就像我們防範假資訊一樣,我們搞了半天才發現,光是在農產品的部份去防範中共的統戰和假資訊,是不夠的。現在我們做制裁也是一樣,我們光是梳理在金融方面、入出境法律上面,我們其實真正要處理的是上位的法律,可達到更充分授權以及梳理。

他指出,上周美國、英國、加拿大及歐盟針對中國在新疆危害維吾爾族問題,透過《馬格尼茨基法》對中國涉案官員及政府機構提出制裁,結果引發中國的強烈反彈。他說,中共歪曲人權價值,反制裁世界各國;從其反應可知中共對國際抗中包圍網的恐懼。

來自美國的中研院訪問學者劉易斯(Margaret K. Lewis)認為,即便不是有了這個問責法就能直接影響中國的決定,但重要的是透過類似的立法和制裁措施,能為全球人權作出明晰定義,以反駁中國式人權歪論。

劉易斯說:人權是非常重要,我們不要中國那種說法指「每個國家都可以自己決定人權是甚麼意思」,我覺得這個是最可怕的事情。我們應該強調全球的人權到底有甚麼內容,然後再說這個內容不是自己國家可以決定是甚麼內容。

中共只會肆無忌憚違反國際規則

牛津大學國際法博士候選人宋承恩指出,若不管中國的人權侵害,他將肆無忌憚違反國際規則,更會對周邊國家進行侵略,接著便是區域國家、最後成為全世界的問題,二戰時的納粹德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除了專家學者,出席是次公聽會還有多個民間團體及跨黨派立委如林楚茵、范雲、羅美玲、何志偉、林昶佐、王婉諭等。

美國《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The Global Magnitsky Human Rights Accountability Act)授權美國政府對違反人權及國外顯著腐敗人士實施制裁,例如禁止入境、凍結並禁止官員在美國的財產交易。

目前包括加拿大、澳洲、法國、瑞典、英國、歐盟在內,全球已有27國陸續制定類似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