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國界記者組織」評選新聞自由指數 台灣獲亞洲第三

0:00 / 0:00

台灣獲「無國界記者組織」評選新聞自由指數亞洲第三,外交部國傳司司長徐詠梅表示,中國對境內國際媒體打壓,以及香港實施《國安法》後壓縮言論自由,都讓外國媒體改為選擇台灣作為駐點。另外,國際人權組織「保護衛士」也宣布,第一個在亞洲辦事處將設在台北市,並指出台灣是進步而有活力的民主國家,成為公民社會團體和媒體立足的熱門據點。

「無國界記者組織」(Reporters Sans Frontières, RSF)這個月公布2022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台灣排名由去年(2021年)的第43名,躍升至第38名,在亞洲排名第三。亞洲排名前三名分別是全球17位的東帝汶、33位的不丹和38位的台灣。

外交部國傳司司長徐詠梅表示,排名顯示台灣民主發展,與良好新聞環境深受國際肯定。

徐詠梅說:近年來中國強力打壓其境內國際媒體,另外就是從香港實施「國安法」之後,中國的司法勢力侵入香港,已經大幅壓縮香港的言論自由及司法獨立,這些因素也造成部分外媒逐漸移駐台灣。外交部對國際媒體進駐台灣表示由衷的歡迎,同時也就外媒申辦來台駐點的相關事宜,積極提供協助。

徐詠梅指出,截至5月15日的統計,共有來自全球20國的75家國際媒體,派遣137名記者駐台。其中,2020年至今的二年多期間,新增並留駐台灣的外媒,共29家及63位記者,較2020年之前數量增幅超過三分之一。

徐詠梅說:駐台國際媒體的報導不僅數量眾多,內容更豐富多元,包括:兩岸情勢、區域安全、台灣防疫成果、產業發展、藝術文化等各面向主題;報導觸角也擴及中國、東協、印太各國議題,顯示台灣資訊流通自由快速、透明公開,可以提供外媒自由的新聞工作環境。

「無國界記者」在世界新聞自由日發表2022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報告以「分化的新時代」來形容過去一年全球新聞自由的發展趨勢,其中香港成為今年排名下跌幅度最大的地區,而中國則是依舊墊底。組織指,隨著全球新聞自由急遽惡化,中國也想趁機擴散其資訊控制模式。

除了「無國界記者組織」之外,美國「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的世界評比中,台灣不只被列為「自由國家」,其中自由度及社會多元性,更連續兩年以94分,位居亞洲國家第二名。

徐詠梅認為,這些自由環境,有助於吸引外國媒體以台灣作為駐點,觀察鄰近區域情勢,或從事便捷的旅行採訪。

徐詠梅說:我國政府將持續提供外國媒體在台灣從事新聞工作必要的協助,並竭誠歡迎未來有更多國際媒體來台駐點,運用台灣自由、多元、便利的採訪環境,維護民主人權的共享價值。

另外,國際人權組織「保護衛士」(Safeguard Defenders)宣布,將第一個亞洲辦事處設在台灣台北市的中正區。

國際人權組織「保護衛士」宣布在台開設亞洲第一個辦事處。(「保護衛士」網頁截圖)
國際人權組織「保護衛士」宣布在台開設亞洲第一個辦事處。(「保護衛士」網頁截圖)

保護衛士在官網刊出新聞稿表示,特別關注中國及其鄰近區域威權國家的人權惡化狀況,而台灣擁有開放的社會和地理文化上的鄰近性,是一個顯而易見的設點選擇。台灣最近幾十年逐漸擺脫了威權歷史,這個進步而有活力的民主國家,現在已經成為公民社會團體和媒體立足的熱門據點,尤其在香港人權狀況,受到北京控制下迅速惡化的此刻。

「保護衛士」工作主軸涵蓋任意監禁、「指定居所監視居住」和「留置」的黑監獄體系、強迫認罪、全球性的騷擾和綁架等跨國鎮壓現象,以及中共的秘密警察機構,國家監察委員會。

新聞稿指出,與台灣相關的部分,包括:「保護衛士」對中國的跨國鎮壓的研究和倡議,涵蓋了海外台灣公民被非法送中、非被遣返回台的議題,以及中國對已出獄的台灣公民實施限制出境等。

根據「無國界記者」2022年的世界新聞自由指數,排名前三名的國家是挪威、丹麥與瑞典,而排名最後三名的則是朝鮮、厄立特里亞與伊朗。排名下跌幅度最大的是香港,從2021年的第80名下滑至2022年的第148名,而中國則是在持續使用立法為武器來限制人民,並將其隔離於世界其他國家的情況下,在180個國家中排在第175名。

記者:鍾廣政 責編:方德豪 網編:江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