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前參謀總長李喜明與華府智庫「2049計劃研究所」研究助理李艾睿,日前投書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提倡美軍應在台設置「供應盟軍戰爭儲備計劃」。大陸國台辦周二(13日)指,「美協防台灣」的謬論會給台灣民眾帶來災難。兩岸關係緊張之際,環球網轉載文章,指美軍在西太平洋正出現「航母真空」,建議中國趁機「做點功課,搞點預案」。(鍾廣政 台北報道)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羅致政,回應國台辦的批評表示,民進黨沒有錢去收買國外的智庫,而且民進黨並沒有這樣的預算,而台灣政府在美國,所從事的任何遊說工作或任何的合作計劃,都是公開透明,美國的相關法律都有非常清楚的規定。
羅致政說:但更重要的,是那個事實,因為任何的一個研究案不可能背離現實,這個所謂華府的一個重要智庫——2049研究計劃,還有很多重要的美國前官員,還有它的研究計劃也的確得到美國政府和輿論的重視。
羅致政指出,重點不是這個智庫跟誰的關係,而是中國在區域製造緊張的事實。
羅致政說:重點是中國在這個區域,製造不穩定、威脅的趨勢,是普遍在美國智庫、美國學術界一個重要結論跟觀察。所以國台辦不要把話題轉到中國野心、中國威脅的企圖後面,因為這樣的動作,是美國學界、華府主要的、重要的結論和觀察,並沒有只是一個單獨的智庫。

不過,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費鴻泰表示,從這些智庫長期發表的文章來看,大概就能理解和軍火商有關,是想藉著宣揚危機來賣武器。
費鴻泰說:至於前參謀總長李喜明,網路傳言他一直想當國防部長,所以他和前兩任國防部長與參謀總長可能都處得不太好,因為李喜明有些論點,讓很多軍方人士不太敢苟同。
前參謀總長李喜明與華府智庫「2049計劃研究所」助理李艾睿(Eric Lee),上周五(9日)以「美國阻止中共侵略台灣威脅的可行之道」為題,投書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文章指出,兩岸短期內雖然不會有大規模戰爭,但解放軍有可能發動小規模衝突,或者奪取台灣的外島。不過,到了2027年中國完成全面軍事現代化,就可能發生全面入侵。文章提倡因應共軍侵台美軍應比照在以色列做法,在台設置「供應盟軍戰爭儲備計劃」,建議美國應在台設立軍品儲備庫,並貯存關鍵國防設備,直接增強台灣的戰爭準備。
台灣國防部對於這篇投書回應表示尊重但不評論,將依照戰備相關規定審慎應處,維護國家安全。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表示,文章認為有可能增加對解放軍嚇阻效果的行動,反而會刺激北京對台「先制打擊」,導致要嚇阻的行為提前發生,相關單位應審慎處理。
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周二表示,「2049研究所」自成立第一天,就明確了挺台反華、鼓吹美助台「以武拒統」的任務。發表有關言論反映其一貫罔顧事實、顛倒黑白、鼓吹「中國威脅論」、助台謀「獨」的本性。
朱鳳蓮稱,民進黨當局長期重金收買這個所謂「智庫」,目的是渲染台海緊張,妄圖「倚美謀獨」、「以武拒統」。其圖謀不會得逞。有關台媒炒作「美協防台灣」的各種謬論只會給台灣民眾帶來災難。
正當台海局勢緊張之時,大陸環球網轉載文章,指美軍本周在西太平洋地區只有一艘「美國號」兩棲攻擊艦在帕勞海域,但出現了「航母真空」。建議中國應該利用此空檔「做點功課,搞點預案」。
由列根號、夏洛號及神盾驅逐艦海爾賽號組成的美軍航母打擊群早前被調往印度洋,支援美軍從阿富汗撤軍的行動。不過,據記者翻查資料,改裝升級後的「卡爾文森號」打擊群早已被布置填補美軍在亞太地區的戰力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