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議員提案促華府棄一中政策與台復交

0:00 / 0:00

中美關係緊張之際,美國有眾議員提出決議案,要求美國放棄一中政策,和台灣恢復邦交。台灣的外交部對此表示關注和支持,有立委認為,一中政策是冷戰時期產物,歡迎美國重新檢討。但有學者指出,中美在1979年建交時實力懸殊,美方仍接受北京提出的一個中國主張,目前雙方實力已拉近,相信難以改變現狀。(鍾廣政 台北報道)

美國眾議員羅拉巴克(Dana Rohrabacher)於當地時間周三(20日),在眾議院提出決議案,呼籲美國政府與台灣恢復外交關係,並揚棄一個中國政策。

羅拉巴克在提案中指出,台灣從未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過,北京一直以一中政策,阻止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和活動。他呼籲美國改採符合現況的「一中一台」政策,承認台灣為主權獨立國家,和共產中國區別。

台灣的外交部發言人李憲章表示,羅拉巴克是美國國會台灣連線共同發起人之一,對台灣議題非常關注、也非常支持,外交部感謝美國友人支持,台灣駐美代表處會密切關注後續發展。

台灣獨派政黨「時代力量」的立委黃國昌指出, 一個中國政策已經不符合時代潮流。

黃國昌說︰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那是在冷戰時期做的,而這樣子的政策已經驗證了,它沒有辦法阻止中國共產黨破壞東亞和平,造成南海區域的不穩定,甚至以非常粗暴的方式,來威脅台灣人民的安全和自由。因此當美國國會有這樣的呼聲,我們非常樂於看到,也歡迎美國行政部門能夠針對這件事情,展開重新檢討的程序。

大陸委員會前副主委鄭安國表示,主張和台灣建交的聲音,在美國一直存在。

鄭安國說︰有很多人或者希望能夠加強對台灣的關係,他們的想法有些是基於真正的支持台灣,希望和台灣保持正常外交關係。也有些是希望將台灣作為美國和中共談判的籌碼。

鄭安國指出,美國對中國政策從1979年雙方建交就已經確定下來。

鄭安國說︰在那時候美國和中國實力那麼懸殊,也就是美國那麼強大,中國那個時候國力相當弱,他仍然沒有辦法,只有接受中國所提出台灣是中國一部份這個主張。到現在四十幾年後,中國和美國之間的力量已經接近很多,要改變當時美國承諾的所謂三個公報,我相信是有相當困難。

鄭安國表示,台灣當然希望維持和美國的關係,但沒有必要有人提出就歡欣鼓舞的認為可以成功並作出反應,這樣只會使北京對台灣和美國施加更大壓力,對台灣沒有好處。

羅拉巴克在提案中指出,美國目前的外交關係,不被承認為國家的地區共有五個,包括敍利亞、伊朗、朝鮮、不丹和台灣,而其中只有台灣是發展成熟的民主國家。

資料顯示,自2005至2013年,共有三名長期支持台灣的美國議員,也曾提出類似的議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