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感謝美議員提出「台灣+法案」將台納入北約+

0:00 / 0:00

在台灣,外長吳釗燮感謝美國有眾議員提出「台灣+法案」(Taiwan PLUS Act),要求將台灣視為「北約+」成員。民進黨立委陳亭妃認為,台灣如果能納入「北約+」成員,將清楚證明台灣就是一個國家。另外,正在歐洲訪問的美國務卿布林肯,周二(23日)與北約領導人會面,期間談到中國問題,指雙方合作能應對中國挑戰。(鍾廣政 台北報道)

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共和黨籍議員裴利(Scott Perry)上周五(19日)提出「台灣+法案」(Taiwan PLUS Act),希望美國把台灣視同「北約+」(NATO Plus)成員,在軍售上享有和成員國同等的待遇。

台灣的外交部長吳釗燮周三(24日)回應表示,注意到美國國會議員有這些提案,提升台灣跟美國安全合作關係的地位。

吳釗燮說:我們對美國議員的這些提議,都表達感謝之意,我們也會努力的跟美國行政部門來討論,來加強我們跟美國之間的安全關係。但我在這邊還是要必須強調一次,就是有關於台灣的安全,我們對自己有義務,所以我們必須要加強自己的安全能量,能防衛自己。在能夠防衛自己的情況之下,才是對自己在區域裡面,扮演一個和平穩定的重要角色有所幫助。

民進黨立委陳亭妃認為,中國霸權正在不斷擴張,美國議員的提案,證明全世界對台灣的認同感愈來愈高,很清楚台灣就是一個國家。

tw-nato2.jpg
2021年3月24日,民進黨立委陳亭妃:台灣如能納入「北約+」範疇,將很清楚證明台灣就是一個國家。(鍾廣政 攝) (Raymond Cheng)

陳亭妃說:而且也認為我們的地位也愈來愈重要,尤其是中國的霸權不斷擴張的同時,台灣變成是一個很重要的位置。我們納入這樣的範疇(北約+)之後,其實很清楚台灣就是一個國家,而且也把我們納入印太地區的協防機制當中。所以我認為,這樣一個議案的提出,其實對台灣在未來的國際能見度,甚至國際的參與,其實是很大很大的加分。

無黨籍立委林昶佐表示,非常樂見美國眾議員提出將台灣納入北約保護圈,成為北約+第六個其他地區成員,不管最後能否讓台灣參與,但對於台灣來講是一個非常正面的發展。

林昶佐說:有更多關於區域安全、關於民主自由同盟的國際陣線,都能夠讓台灣參與,而且是枱面上的參與,我覺得這都是符合台灣的利益,也符合區域安全。所以也非常期待有愈來愈多這樣的聲音,讓台灣可以一步一步的走到國際社會裡面,貢獻我們自己的力量。

國民黨立委陳以信指出,台海的危機除了軍事上的失衡,還有中國大陸政治上的動機日益提高,所以為甚麼大家希望改善兩岸關係,讓台海不要輕啟戰端。

陳以信說:而且我們也期待兩岸能夠恢復對話,而事實上這也是美國政府、拜登總統上台之後,對於東亞地區、台海議題,他們國安團隊不斷要求的,希望能夠看到對話。這也是為甚麼我們在陸委會的質詢的時候,不斷的詢問邱太三主委,怎麼樣的來調整兩岸關係,來進行順利的對話,我認為這是關鍵之所在。美方對我們的關心,我們當然正面的肯定與感謝,但是真正的和平安全,是操之在我們自己手上,是掌握在我們的政策決定當中。

根據裴利提出的「台灣+法案」還規定,台灣應被認定為一個「北約+」成員,且在法案生效後的5年期間,台灣在相關法律規定上應「被視同有如一個國家」,以便法案條文的適用和執行。

目前「北約+」有5個其他地區成員國,包括日本、澳大利亞、韓國、以色列及新西蘭。如果台灣獲得加入,「北約+5」便擴大為「北約+6」。

北約全名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sation),為協同防衞的國際同盟,有條款規定成員國之間的共同防禦機制。不論北約任何一國遭受外部攻擊,都會被視為全體北約成員國遇襲,各國須共同禦敵。成員國包括來自歐洲、美國、加拿大、土耳其等29個國家。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仍在歐洲訪問行程,此行他將與歐洲盟友探討「來自伊朗、俄羅斯和中國的全球挑戰」。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周二(23日)與布林肯共同出席一個論壇期間,多次提到中國挑戰。他指,如果北約團結一致,歐洲與北美盟友完全有能力共同應對中國的崛起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