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間團體行政院請願 望當局庇護偷渡入台港人


2020.06.19
tw-petition1 2020年6月19日,團體前往台灣行政院請願,要求庇護偷渡入台港人。(鍾廣政 攝)

台灣民間團體行政院請願 望當局庇護偷渡入台港人

在台灣,陸委會周四(18日)公布「香港人道援助關懷行動專案」後,多個長期協助港人民間團體認為內容不夠明確,周五(19日)到行政院請願,提出要求讓偷渡來台港人納入援助範圍,以及公民團體參與監督專案等要求。行政院回應重申,將以個案方式對港人提供協助,團體提出的疑問陸委會都有程序處理。(鍾廣政 台北報道)

香港支援工作台灣律師團發言人林俊宏表示,在港「港版國安法」開始執行之後,擔心很多香港手足旅行文件被沒收,可能無法循合法管道進入台灣。但是依照目前的架構,只能處理合法入境港人,目前法律無法處理非法入境者。

林俊宏說:在這一次所宣布的方案裡面,我們還沒有注意到陸委會有針對這個部份想要怎樣處理,將來要循甚麼樣的機制。所以我們也希望陸委會能夠告訴我們,針對這一些沒有辦法循正常管道入台的香港手足們,我們應該怎樣處理。也必須要建立相關的機制,讓這些真正碰到急迫危險的香港手足們,能夠有機會來到台灣,也接受這個方案然後能夠順利的留在台灣。

香港邊城青年理事長Kuma表示,當香港人受到中國政府更強力的壓逼與威脅,陸委會公布「香港人道援助關懷行動專案」,對香港人提供具體而實質的協助,充分展現了極權社會與自由民主社會的巨大差異。但他認為,方案的內容不夠明確,以及缺乏公民團體監督,執行時未必能達到協助港人的效果。

Kuma說:就是關於就學、就業,又或者未來人生規劃上面,其實在方案上面只是講到是客製化的幫助。但其實怎樣去執行,(台港服務交流)辦公室的人員有沒有這樣的能力去做到這些事情,他們會不會需要更多的培育,令到這些人員可以實際幫到香港人,這些都是民間團體非常關心的。而且我認為,這些事情必須要透過民間的監督,才能夠推動政府實際上全面地去幫助到抗爭者,所以今天的民間團體也都提到,委員會應該有民間代表的加入。

經濟民主連合召集人賴中強表示,即使政府還不願意制定援助港人施行細則,但是至少可以先行公布目前的作業辦法,避免不明確的流程讓居心不良的團體有詐騙港人的空間。

賴中強說:對於作業流程、審核標準,我們認為有公布的必要。今天台灣的標準是甚麼應該要事先公布,讓所有的人知道。如果香港人自我評估,他根據台灣的標準,沒有辦法獲得台灣的政治庇護,應該讓香港人提早知道,不要冒著風險來到台灣再被駁回,再被遣返。

台灣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對於公民團體的提議表示,台灣當局過去以只做不說方式協助港人,有一定效果,若詳細公布援助流程和細節,效果反而可能打折扣。

林榮基說:我反而覺得他如果沒有條文細節,他就有一個更大的彈性空間方便去幫助香港人。如果相反,條文細節是有一個不好的地方,就是有一個框框,彈性沒有那麼大。如果在實際上來講,不公布細節有他非常方便的地方。

2020年6月19日,台灣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陸委會對求助港人進行個案處理,每種情況都有對應方式。(台灣行政院提供)
2020年6月19日,台灣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陸委會對求助港人進行個案處理,每種情況都有對應方式。(台灣行政院提供)

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回應表示,陸委會講得很清楚,只要在實質能幫助港人狀況下 都會個別專案來處理,有些旅行文件被沒收的港人,以及被專案排除的港人等各種狀況,陸委會都有對應方式。

丁怡銘指,政府一再強調,對於港人的協助一直在進行,對於局勢變遷發展也非常關心,而專案實際操作中,每個專案都不太一樣,沒有辦法一體適用協助港人。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