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派民調:八成受訪者認同中台為兩個國家

0:00 / 0:00

台灣獨派團體公布民調結果,顯示近八成受訪者認為,台灣與中國是兩個國家。學者認為,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宣布參選總統,令綠營支持者回流。明年總統大選「統獨之爭」將成為主軸,預料美國將空前介入,演變成為中美代理人的選戰。(鍾廣政 台北報道)

由海基會已故董事長辜振甫弟弟、獨派領袖辜寬敏創立的台灣制憲基金會,周三(27日)公布「國族認同」與「兩岸關係」最新民調,顯示超過五成民眾認為中國對台灣處敵對狀態,兩岸關係屬於兩國國家關係的比例接近八成,認同感方面,自認是台灣人的比例更高達百分之83.1。

支持政黨的傾向,民進黨去年「九合一選舉」前,支持度被國民黨超越而慘敗,但從今年1月起,已從去年12月只有20.5支持度的低谷,回升至今年3月的28.2,高過排第二位國民黨的25.2。

師範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范世平表示,民進黨從去年一路挫敗,政黨傾向度、認同度終於在今年3月份與國民黨出現交叉,國民黨則往下走,他們必須思考是否因高雄市長韓國瑜的「韓流」消退,或是與中國互動過於緊密,令民眾擔心。

范世平說:中美之間的對立愈來愈強烈,韓國瑜這次去中國訪問回來之後,如果成為國民黨總統候選人的話,如果賴清德或蔡英文成為民進黨總統候選人的話,藍綠對決會不會造成藍綠各自歸隊,目前看這個情況蠻明顯的。韓國瑜跟民進黨之間的親中牌和親美牌這樣的對立,我認為是超越過去的總統大選。

范世平指出,從這個趨勢發展下去,明年總統大選可能成為代表中國政治勢力的國民黨候選人,與受美國支持的民進黨候選人之間的中美選戰。

范世平說:過去來講,中美兩國也都在台灣的總統大選有過一些色彩,但是其實是從九六年李登輝那個時候基本上是比較少的,兩千年阿扁的時候也是比較少的,2004年阿扁出來連任時也是比較少的,到2008年馬英九出來雖然有兩岸問題,但並不明顯。比較明顯的應該是上一次,2016年蔡英文挾著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當選,但是這一次會更明顯,我認為是因為中國跟美國的對立愈來愈清楚,而台灣的選舉有一點類似中美代理人之爭。

台灣制憲基金會副執行長宋承恩表示,中國從過去的文攻武嚇轉到對台灣內部選舉,透過欽點代理人在正式選舉場合中提出「一國兩制」主張,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主要戰場將是2020年總統大選。

宋承恩說:習近平正式把「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政治宣示放出來的時候,如果台灣無限拖延就是阻礙統一,這時候他不排除使用武力,這個包裹放出來的時候人民是感到壓力的。當中國祭出統一牌,台灣人民會反向擺盪反統一。因此2020總統大選的主軸可能就是反併吞,台灣人民要堅持自己對自己生活方式的選擇,對於中國所強加或內定的政治道路,他是有反彈的。

台灣制憲基金會董事長辜寬敏認為,蔡英文帶領民進黨取得政權後,施政背離民意,導到上次選舉大敗。

辜寬敏說:台灣的將來大家都非常憂心,但是這次賴清德說參加總統選舉,我的看法就是,本土派曾經在上次選舉時離開,放棄了民進黨,但是這次這些人回來了,如果再過一個月、三個月、五個月,這些人更會回來。所以本土政權在下次選舉,我是非常有信心。

調查也顯示,雖然蔡英文這幾個月聲望回升,但和賴清德角逐民進黨總統提名仍處下風,賴清德很有可能成為民進黨總統候選人。

這次民調從本月21日至23日,採用「分層比例隨機抽樣法」進行,共完成1072份有效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