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國慶】在台港人十一「贈㷫」 出殯小熊維尼棺材「上山」

0:00 / 0:00

2022年10月1日的香港,看似再無反對聲音,只剩「一片紅」,四處高掛五星紅旗賀國慶。但在鄰近的台灣,仍有一班港人堅持表達訴求,為失去自由的港人發聲。他們發起遊行呼籲「罷紅資 保台灣 滅共黨 復香港」,並說10月1日並非「國慶」,而是代表公義的消失。

「赴湯蹈火」的湯偉雄上周六(1日)發起「十一齊贈㷫 象山賀出殯」遊行,呼籲「罷紅資 保台灣 滅共黨 復香港」,約10人的遊行隊伍下午3時15分在中國銀行台北分行外出發,遊行至象山。湯偉雄手持「睡在棺材內的小熊維尼」,寓意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送上山」。他們指出,即使香港已再無機會發聲,但離散海外的港人應該繼續盡力發聲。

tw-protest1.jpg
寓意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小熊維尼棺材。(淳音 攝)

遊行隊伍行至新光三越一帶時向途人派傳單,呼籲「抵制中資」,他們認為每一個消費都會影響台灣本地商業及政治生態;有台灣人回應「香港加油」。

遊行隊伍行至新光三越一帶時向途人派傳單,呼籲「抵制中資」。(淳音攝)
遊行隊伍行至新光三越一帶時向途人派傳單,呼籲「抵制中資」。(淳音攝)

遊行人士行經中資企業「小米」時,將傳單拋入店內,不過隨即被保安人員要求離開。

tw-protest2.jpg
遊行人士經過中資企業時將「拒絕紅色資本」傳單投入店內。(淳音 攝)

他們途經中國建設銀行時,也將傳單貼在大閘上。

遊行隊伍途經中國建設銀行。 (淳音攝)
遊行隊伍途經中國建設銀行。 (淳音攝)

行至山頂上,他們「為習近平封上寫著良知的棺蓋」,有人則踐踏習近平頭像。

約10人的遊行隊伍在中國銀行台北分行外出發,遊行至象山。(淳音攝)
約10人的遊行隊伍在中國銀行台北分行外出發,遊行至象山。(淳音攝)

湯偉雄: 10 1 日代表著公義的消失

對湯偉雄而言,他只記得10月1日是南丫島海難,但至今仍未見死亡證,這已是公義的消失,未能還死者公道,他反問為何港府還能慶祝,這是離地政權。他認為這天是「國殤」而非「國慶」。

湯偉雄續指,「反送中」事件已過3年半,所引伸出來的極權問題是他們現在要去面對,因此反極權運動現在才開始,他認為其中一項要將罷買中國貨演變成罷紅資。

湯偉雄說:我們現在第一件事最重要,就是要先罷紅資,因為紅資拿了資金然後做一些侵害人權的事。我們買紅資就會變成他們的養份,變相支持侵犯人權這件事,所以第一件事便要罷紅資。

對湯偉雄而言,10月1日是國殤而非國慶。(淳音攝)
對湯偉雄而言,10月1日是國殤而非國慶。(淳音攝)

海外港人:希望繼續幫港人發聲

遊行人士Poppy說,2019年的這一天有香港示威者「健仔」中槍,令他更覺得10月1日是「中共屠殺香港人的開始」。離開香港來到台灣,他認為更有責任繼續發聲。

Poppy說:因為在香港不能再發聲,而我在香港的朋友都想說「你幫我們發聲」,所以我們要承繼他們。如果出到來(海外)也不做,我倒不如回香港,既然不辦活動、不遊行、不抗議。

香港邊城青年秘書長馮詔天則表示,自從2014年「雨傘運動」及2019年「反送中」運動後,他對10月1日只有厭惡的心情。

馮詔天說:因為過往香港人對於這個日子好像被強加在身上,雖然有假期,但除此之外,我們本身對它是沒有特別的情感。其實回歸香港這個情況之下,1997年主權被移交後他們想對我們強加愛國情懷,反而將我們推向另一面,令我們對中國情懷更厭惡。

香港動用超過 7 千警戒備

在防疫及政治打壓等原因下,香港街上再無遊行隊伍,每年風雨不改在中國國慶當日到香港灣仔家計會外請願的社民連,如今也再無影蹤,其成員近日則收到「國安警察」電話,詢問其在國慶日有否活動。香港動用超過7千警力,以防中國國慶有任何反對聲音出現。

記者:淳音 責編:李世民 網編:江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