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香港人權藝術展」 在囚者手繪作品表達渴望自由

2023.12.08
台灣「香港人權藝術展」 在囚者手繪作品表達渴望自由 一班在台港人周六(9日)起於台北舉辦「香港人權作品展」,其中在全球徵集到20多件作品。
粵語組製圖

12月10日是國際人權日,全球多地港人離散團體,均舉行不同形式活動。一班在台港人周六(9日)起於台北舉辦「香港人權作品展」,除了有在囚人士的畫作,也有全球徵集的20多件作品。有參展人想趁回港前,在台把握表達的自由。

周五(8日)早上,赴湯與數位港人及台灣人,到台北一間咖啡店,密密為「香港人權作品展」做最後打點。赴湯說:「我想透過這個活動,告訴別人,現在香港所謂自由的狀況根本是假的。」

他覺得香港曾是自由之地,現在卻出現這些訴說香港失去人權的作品,是一種諷刺。當香港文化博物館都要「殺館」,赴湯覺得海外港人更需要做兩件事。赴湯說:「第一是保護我們的真實歷史,第二是保護我們的文化。如果這兩樣東西也失去,我們就真的會成為最後一代香港人。」

3001.png
「赴湯」想透過人權展,讓人關注現在於香港所謂「自由」的狀況是假的。(程皓楠攝)

在囚者作畫 表達對自由與人權的渴望

今次展覽分為「牆內之藝」、「行動者的回憶」及「公開徵集作品」三部份,其中「牆內之藝」展出4位香港在囚人士的畫作,例如其中一位的畫作是想送給家人,以彌補自己缺席多個家庭節日聚會,表達對自由與人權的渴望。但為免被秋後算帳,這些作品只能在現場觀看。

至於「行動者的回憶」則是由一班抗爭者在工作坊上畫的47張畫作,將抗爭情景與感受記錄下來。例如這幅「香港人加油」,最終只見到示威者舉著沒有標語的橫額遊行。

赴湯說:「你在畫冊會看到起初的影像是有寫『香港人加油』,經過不同問題,慢慢修改,經過幾個步驟,一段時間,最後就變成一幅這樣的畫像。」

3002.png
「行動者的回憶」的作品是重複繪畫,讓畫者把情感和思緒沉澱。(程皓楠攝)

參展人把握海外表達自由

有份參展、化名G的作品是一個名為「打邊爐」的聲音裝置藝術,乍看是一個紅色煮食鍋,但細聽之下,鍋內卻傳來2019社運的叫喊聲、美源髮彩廣告聲等。

G解釋:「其實廣告和社運都是我們日常的一部分,例如我們看電視、看新聞,但之後就轉成廣告。當一個聲音在鍋裡,會顯得很壓縮。音樂在壓縮的空間裡,就像香港的縮影。」

再打開鍋蓋,可見貼上毛澤東頭像的「肉」。至於為甚麼是毛澤東,G則想交由觀眾自我詮釋。她續指,極權政府對抗爭者所帶來的壓抑是長期性,藉今次人權展,她想在台把握表達的自由。

另一參展人、化名L展出的裝置藝術叫「社會無信任體系2」,他留意到2019社運後不論社會或校內也多了閉路電視,因此自己也弄了40多個假的閉路電視,放在不同地方,例如龍和道、金鐘這些曾經發生過示威衝突的地方;甚至洗手間也有。L說:「如果這種監控趨勢風氣繼續發展下去,難保一些我們所認為沒有監控的地方,可能未來都有監控。其實我們一舉一動都會被監視,我覺得這對私隱的入侵不會是我們想面臨的事情。」

除了展覽,人權日當天(10日)策展人還邀請了4位流亡港人對談,分享自身經歷,並探討香港由一個「難民收容城市」,到成為一個「難民輸出城市」,對民主國家台灣有何啟示。

記者:淳音 編輯:李榮添 網編:程皓楠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