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戰機連續兩日破記錄擾台 前將領料測試拜登台海態度並將加強恫嚇

0:00 / 0:00

解放軍戰機過去兩日破記錄共28架次闖入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同時,美軍印太司令部聲明,一個美軍航母攻擊艦群在周六(23日)進入南中國海。美國軍方周日(24日)說,相關例行任務是要「確保海洋自由,建立促進海上安全的夥伴關係」。台灣立法院長游錫堃周一(25日)呼籲美國政府應採取更大動作制止北京的挑釁行動。台灣空軍前副司令張延廷預料,隨著中共今年慶祝建黨百年,大陸會以加強對台軍事恫嚇作為成績單。(鍾廣政 台北報道)

解放軍戰機周六共13架次進入台灣西南空域防空識別區(ADIZ),周日又再派出15架次繞台,打破近年來大陸軍機闖入台灣西南空域架次紀錄。台灣空軍光是周六,就起飛了15批共30架次戰機監視,進行廣播驅離,以及防空飛彈追蹤監控。

立法院長游錫堃周一表示,台灣不樂見、也不希望中美發生衝突,希望台海、南海能維持和平穩定。大陸最近動作頻頻,是因為美國總統拜登新上任,中共加強挑釁,要測試美方的態度。

游錫堃說:拜登政府非常關心,他們(中方)還是這樣增加一些挑釁的動作,這樣看得出來就是有一點在測試美國的態度。所以我也借這個機會,一方面呼籲中共一定要理性,一方面也感謝美方這麼關心台灣的安全。也呼籲未來像中共這樣的挑釁,美國應該要有更大的動作,來制止他們做這樣的挑釁。

2021年1月25日,立法院長游錫堃:呼籲美國以更大動作制止解放軍機繞台行為。(鍾廣政 攝)
2021年1月25日,立法院長游錫堃:呼籲美國以更大動作制止解放軍機繞台行為。(鍾廣政 攝)

空軍前副司令張延廷表示,解放軍的動作是要測試拜登新政府,對台灣支持以及台海介入的力道。

張延廷說:測試一下他新的總統,還有美國新的國防部長上任之後,並南海和台海這方面的議題會有甚麼樣的反應。先投石問路,先測個風向,以軍事活動作一個敲門磚來看一下美國的反應。美國是高強度的反應,還是低姿態的行動來做中共後續軍事上的考量。原則上中共也會對台灣做武力的壓迫,我相信在2021年他會更積極,在這方面的活動他可能比2020年更強大。到今天為止,我們(空軍)廣播驅離(共機)巳經69次,而且還會增加,架次會比去年一月份也增加得多。

對於部份台灣學者預測,隨著拜登上台,美中增加接觸交往,對台軍事壓力將會降低,張延廷認為,情況剛好相反,預料今年解放軍機繞台次數將會繼續打破記錄。

張延廷說:2021年是中共建黨百年,他會有些使命,要交出一些成績單,他可能想要有一些成果,在中共所謂的政治上想要統一的路徑上面,他要交出一些成績單。他在軍事上,軍事是政治的工具,他在政治上以軍事為工具做表態,而且中共一向強調槍杆子出政權,在軍事上對台灣的武逼壓力不會減少只會增加。「武逼」完畢之後有「和統」跟「武統」,如果能夠達到「和統」就正中他的下懷,如果不成他會有「武統」,「武統」就是高強度的軍事動作,或者是低強度的軍事上的襲擾都有可能。

對於解放軍機周六繞台之後,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國民黨立委陳以信指出,台灣方面刻意忽略聲明部份重點。

陳以信表示,在這份聲明中,美國敦促兩岸進行「有意義的對話」,這是美國國務院自2018年8月31日,時隔2年4個多月來再次正式聲明敦促兩岸對話,也顯示拜登政府的台海政策,將會從特朗普政府後期的對抗路線,回到奧巴馬政府時期的對話路線,以台海恢復和平穩定為基調。

陳以信認為,這份聲明不提「一中政策」,但強調「一法三公報與六項保證」,等於是換湯不換藥。同時,聲明並未提及其他口惠實不至的友台法案,也是一項有趣的觀察指標。

2021年1月25日,國民黨立委陳以信:美國時隔2年4個多月再度敦促兩岸進行「有意義的對話」。(鍾廣政攝)
2021年1月25日,國民黨立委陳以信:美國時隔2年4個多月再度敦促兩岸進行「有意義的對話」。(鍾廣政攝)

有台灣媒體報道,台空軍司令部已撥出8億多元新台幣,擴建澎湖馬公空軍基地的官兵生活及辦公大樓,料3年後竣工,可供575名官兵全年居住,並開展部隊訓練、維修等任務;另擴建戰機機庫及廠房,應對解放軍軍機的行動。空軍司令部亦撥出1億多元新台幣,擴建屏東鵝鑾鼻營區大樓,改善海軍住宿設施及雷達站,將於後年竣工。

另外,對於解放軍戰機連續兩日的挑釁行動,大陸媒體分析指,是警告台灣當局,大陸對台政策不可能因美國政府換屆而出現任何改變。